今年4月份,山東對“1+22”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推進落實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今天(2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邀請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錢煥濤,省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莎,規劃與技術改造處處長孔慶成介紹全省工業22個重點行業轉型升級中期評估情況。
記者在發佈會上獲悉,山東重點行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工業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具體表現在工業總量佔比上升、發展速度穩定、經濟效益提高、産業結構調優趨高。
2015年,22個重點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3萬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63.5%,較2013年提高1.2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佔全國的13.3%,比2013年提高0.4個百分點。
2015年,22個重點行業中,有14個行業發展速度高於全省工業平均水準;地煉、資訊技術、高端裝備、醫藥、新材料等5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近兩年的年均增幅,分別比全省高4.0、4.4、5.3、7.4和9.7 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5%,高於全國1.4個百分點。
2015年,22個重點行業實現利潤5486.5億元,近兩年年均增長6.1%,比全省高5.5個百分點;佔規模以上工業的63.7%,比2013年提高6.5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8617.2億元,在採掘業利潤減少606億元的情況下,仍保持佔全國13.6%的比重,比2013年提高0.1個百分點。製造業效益明顯提升,基本彌補了採掘業利潤下滑造成的影響。
山東新興産業規模不斷壯大,2015年,高端裝備、現代醫藥、新一代資訊技術、新材料等4個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4萬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22.8%,較2013年提高2.2個百分點。傳統産業加快向終端、高端延伸,紡織服裝、地煉、輪胎、有色、農機、造紙、家電、傢具、建陶等9大傳統産業實現利潤1667.5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的19.4%,較2013年提高1.4個百分點。低效落後産能有序退出,水泥熟料、電解鋁、平板玻璃、地煉、輪胎等行業均提前或基本完成2017年的化解目標任務。
兩年來,山東實施了一系列工作舉措: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企業家隊伍素質和企業管理水準、加強資源要素保障、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加快集聚和協調發展、強化安全環保節能倒逼。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與2013年相比,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活動的由9.3%提高到13.9%、提高4.6個百分點,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由0.8%提高到0.89%、提高0.09個百分點;兩年累計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6萬億元。“兩化融合”指數居全國第5位、前移1位。建成了“山東工業雲”平臺,大數據、雲計算、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等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推廣應用。
提升企業家隊伍素質和企業管理水準。分層次多批次組織企業家進行國內外培訓。去年,省裏共組織了6期企業家培訓班,培訓企業家1000多人;今年計劃組織14期國內外培訓、培訓2000人,其中國外培訓4期、120人,受到企業的熱烈歡迎。企業生産效率進一步提高,2015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産率達到36萬元/人·年,比2013年提高1.3萬元/人·年;産銷率達到98.7%,比全國高1.1個百分點。
加強資源要素保障。省財政兩年安排專項資金近60億元,設立了6隻産業引導基金;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産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兩年來共有64個項目總共獲得12.8億元的中央資金補助。積極推動政銀企合作,保障項目用地,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支援企業創新發展。
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集中樹立“好品山東”區域工業品牌形象,12個品牌進入中國工業企業品牌競爭力百強、居全國第2位。開展了千戶中小企業入臺交流等活動。積極幫助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
加快集聚和協調發展。2015年,全省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的産業集群達到204個,省級以上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119家,較2013年分別增加43個和27家。主營業務收入過100億元的企業達到145家,較2013年增加9家。中小企業達到149萬戶,比2013年新增59萬戶;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佔全部工業的68.8%。
強化安全環保節能倒逼。開展化工行業與非煤礦山的倒逼轉型升級,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組織推廣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應用,制定了一批地方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