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蘋果公司投資中國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滴滴出行10億美元的消息一經宣佈,便引發市場強烈關注。前兩天,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抵達北京,大張旗鼓地為此次投資造勢。對於在投資領域一向十分謹慎的蘋果公司來説,為何要向一個新生的網際網路公司投資?而且還是舍美國優步公司之近,求中國滴滴公司之遠,這又是為什麼?
其實,看看蘋果手機第一季度在中國的財報就明白其中緣由。整個大中華區的蘋果營收下降了26%。一直以來,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營收佔據其總營收的1/4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蘋果十幾年來首次營收下降。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受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整體環境的影響,蘋果手機未來在華的銷量,可能很難延續以前的銷售狂潮。那麼,蘋果靠什麼維繫其在華的市場佔有率?
另一方面,在中國“網際網路+”浪潮的影響下,與移動網際網路相關的行業正在快速發展。滴滴出行所代表的移動出行市場,樂視、百度等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汽車市場等,都指向可能成為中國經濟下一個投資風口的人工智慧、無人駕駛等領域,而這或許正是如今被指責創新乏力的蘋果公司所看重的。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談及投資原因時説:“滴滴每天在中國的訂單量已超過1100萬單,服務於3億用戶。這筆交易的達成只用了22天。”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蘋果能通過這筆投資分享到滴滴積累的數以億計的固定用戶、更為中國用戶青睞的地圖應用等實際利益,二是為其在華培植多項業務鋪路。
種種跡象來看,第二層含義或許才是蘋果公司此次投資的真正原因。過去十年,蘋果公司業績的驚人增長,主要是依靠蘋果手機的普及來推動的,特別是在中國。那麼,當智慧手機在中國逐漸飽和之後,蘋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通過完善的、更懂中國人的服務業務來維繫現有地位。例如,其常被人吐槽的地圖業務,滴滴出行在這方面獲得了如預估到達時間、動態調價、智慧分單、拼車、供需預測、運力調度、熱力圖等核心項目的技術突破;其在華推廣一直不盡如人意的蘋果支付,或許能獲得同為滴滴股東的阿里巴巴和騰訊公司的幫助;其正在佈局的無人駕駛汽車,也可以通過滴滴公司,在未來更有效地切入中國市場的移動出行環境,建立周邊生態,而這或許正是蘋果公司製造的下一個收入增長引擎。
10億美元,對蘋果來説,不過是其現金儲備的0.5%,市值的0.2%。要想真正進入中國市場,就需要用心維繫、深入了解用戶的需求,這需要真金白銀來鋪路,以構建完善用戶體驗起家的蘋果公司,很難講真的懂得其中的真正奧秘。從這點看,對於蘋果公司來説,未來是否會有更大的手筆投向中國市場,才是它真正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