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圖
從預付卡到眾籌健身消費風險大
相比上述處於灰色地帶的工作室,一些“先賣卡,再開健身房”的小規模機構更存消費風險。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幾乎是行業的統一做法,將賣卡所獲得的資金作為門店啟動資金,不同之處就在於,大品牌抗風險能力強,而小機構更容易發生“圈錢跑路”。
近年來,健身預付卡的消費糾紛不斷,有的投訴門店關張,預付卡打水漂;有的投訴辦了卡,門店遲遲未開。這些都源於健身行業這一傳統商業模式。
猶如一些“跑路”的財富公司和線上網際網路平臺,私教創業並非為了“跑路”,而是事後才發現現實與預想存在差距。
除了高企的用地成本外,水漲船高的銷售成本是很多創業私教預先想不到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行業的野蠻式生長,銷售團隊成為香餑餑,要價也水漲船高,返點已從原來的5%至10%漲到15%至20%。這也就意味著,健身房還沒開,銷售團隊已經拿走了賣卡資金的1/5,剩下的再用來租賃店面、裝修和購買設備,已經捉襟見肘。“健身房會員卡從以前1年一賣,發展到如今的5年甚至10年一賣,消費風險巨大。”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