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濟南交通發展:治堵要打好“遠光燈”
道路擁堵、停車難、尾氣污染、公共交通供給不足等問題,一直困擾著省城交通發展。如何防堵治堵、解決好出行問題,是對治理者能力和智慧的考驗。9月16日,“城市發展與智慧交通”研討會在濟南舉行,專家們為濟南交通發展的方向建言獻策,認為完善公共交通體系建設是解決交通擁堵的有效措施之一,另外在治堵思路上,城市要懂得打好“遠光燈”的管理辯證法。
濟南已是擁堵高風險城市
近年來,濟南機動車保有量及道路交通流量急劇增加,市區交通需求的增長遠高於交通基礎建設的增長。據統計,2007年以來,濟南機動車保有量以每年5.5%左右的速度增長,其中汽車保有量更是以每年17%以上的速度增長。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全市機動車保有量已近150萬輛,其中汽車130萬輛。按照相關測算標準,每千人擁有汽車180輛以上為擁堵高風險級別,以現有居住人口681萬來計算,濟南每千人擁有汽車已達到190輛,為擁堵高風險城市。
在研討會上,來自濟南市公安交警部門的負責人剖析了濟南面臨的主要交通問題。
一是道路建設步伐較慢。濟南市區規劃和城市建設已初具規模,市區土地資源和道路資源有限,2008年至2010年,通車里程增長了600公里,而2010年至2013年,通車里程數沒有大的增加,通車里程增長率遠低於機動車增長率。
二是停車泊位數量嚴重不足。目前,濟南市區汽車保有量為81.6萬輛,按照國際通行慣例1:1.2的車輛泊位比測算,至少需要97.92萬個停車泊位。然而目前,濟南市區共有停車泊位38.83萬個,缺口巨大,無法滿足市民的停車需求。
三是路網佈局不合理。根據住建部《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範》,城區主、次幹路和支路的規範比例為1:1.5:3.5,呈“金字塔”結構,但目前濟南的這一比例為1:0.57:1.52,呈“啞鈴型”結構,導致大部分交通流聚集在主幹道上,區域間交通分流不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