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農業文明下的男尊女卑
傳統生育文化裏的香火與祠堂
中國人對於性和生育的觀念並非像西方社會那樣與宗教密切相連,而是與家和家族密不可分。在農耕經濟和多子繼承制度下,男性能夠承擔繁重的體力勞動並延傳家族香火,因此,每個家庭都希望能生育更多的男孩。男人就是香火傳承,女人則是生育工具。婚姻的功能在於"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丈夫有權因為妻子未能在育齡年齡(50歲之前)生育兒子而與之離婚。
中國傳統的治國寶典《資治通鑒》認為,如果人口繁榮,自然國家的稅收充裕,國力也就增強了。在漢朝建立的時候,因為長期戰爭,當時全國人口約有1400萬。因此,漢高祖通過百姓家中每添一丁就可免除兩年徭役的政策,鼓勵百姓生育。而唐朝建立之初,也是通過資助貧困適婚青年男女婚姻的方法,促進早婚早育,還把地方戶口增加情況作為考查地方官員的一個指標。
生男生女不一樣:
生育變遷的城鄉差異
根據國家人口計生委的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7.78,也就是説,每出生100個女孩,就會同時出生118個男孩。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最嚴重的國家,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會出現大約3000萬剩男。
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實施的時候,農民是比較被動的。他們沒有社會保障,幹體力活,養老完全靠兒子,兼之五千年傳統祠堂、香火觀念,要生個兒子的願望十分強烈。他們希望最好能夠兒女雙全,最害怕一直生女兒,因此寧可遺棄或選擇性流産,也不甘心"無後".宋丹丹飾演的小品《超生遊擊隊》淋漓盡致的展現了當時的農村生育觀:全國流竄,東躲西藏,攜家帶口,父母寧可超生四個女兒,也要生下兒子才罷休。1980年代,農村採取了許多強制手段減少生育,B超鑒定嬰兒、女嬰墮胎更屢屢發生,也造成男女性別比失調。
值班編輯 闞金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