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財稅改革任務清單公開,小微企業數智化轉型迎來利好 | 首屆“中國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正式啟動 | 油車混運背後的兩難:如何破解“不可能三角”的謎題? | 走進「方博碳討室」,看華為 DriveONE iTRACK 是如何讓汽車開起來更「智慧」? | 螢石舉辦2024夏季新品發佈會,全力推進“2+5+N”智慧家居新生態 | 騰訊雲入選多項可信雲最佳實踐,聯合信通院啟動一雲多算生態共建計劃 | 數字經濟引領商業躍進,極光亮相BUSINESS GOVirtual Expo & Conference峰會 | 出海新篇章:月狐數據深度剖析2024中國企業出海品牌策略 | 極光受邀出席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併發表演講 | “聚保定 創未來”創新創業創造大賽競秀區專場賽 在寧波火熱開賽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走進「方博碳討室」,看華為 DriveONE iTRACK 是如何讓汽車開起來更「智慧」?

發佈時間:2024-07-24 15:29:34  |  來源:鳳凰網  |  作者:劉琳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1721805352258.jpg

坐在副駕的零重力座椅上,一句「你好 xx」喚醒語音助手,立體環繞聲的音響開始播放音樂,車機上無縫顯示出你在手機上選擇的最新目的地……就在你全方位享受智慧化帶來的舒適時,前方路上的一個坑洼、一個減速帶,它所帶來的一陣肉體的顛簸打破了駕駛的安逸;如果不巧遇到了連續的減速帶,那真的就要迎來一次靈魂的「振蕩」。

都説如今汽車已經被智慧化武裝到了牙齒,不過汽車的懸挂、‌制動,以及動力系統,似乎在一輛車「出生」的時候就確定了。想進一步擺脫顛簸的困擾?難。想讓自己的車在底盤和動力系統上升個級?更難。

那有沒有一種黑科技,能讓自己汽車的動力系統也智慧起來,通過顛簸路段時秒變老司機呢?

在最新一期華為數字能源《方博碳討室》節目中,我們就看到了這樣一種「黑科技」:它能讓車輛過減速帶時秒變平穩,讓冰雪路面不打滑。這種讓汽車開起來更「智慧」的華為 DriveONE iTRACK扭矩智慧管家是怎麼做到的?它在阿維塔 12上又能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舒適+安全,汽車的終極訴求

當我們被智慧化的創新體驗吸引時,往往忽略了消費者對於基本需求的執著。比如,2023年中國汽車市場的空氣懸架配裝量同比增長 137%,主被動安全系統的滲透率直線飆升。對於消費者們來説,新奇的功能也許是錦上添花,但對於舒適性和安全性,永遠希望能有更好的體驗。

不過,儘管如今空氣懸架已經成為國內高端電動汽車的標配,主被動安全系統越來越智慧化,依然有一些細節困擾,讓大家在開車時沒那麼舒服。比如,通過減速帶時,儘管小心翼翼地提前減速,但也難以避免顛簸;在地下車庫的環氧地面轉彎時,還要擔心地面濕滑導致打滑。

1721805335817.png

之所以會有這些困擾,跟新能源汽車的特性脫不開關係。相比于傳統燃油車,新能源汽車的電驅動系統動力響應更快,能迅速輸出大扭矩的動力,這就是為什麼新能源汽車被稱為「零百殺手」。但相應地,用原來那套傳統的動力控制系統,來控制動力輸出更快、更直接的新能源汽車,難免有點兒「水土不服」。

比如,當車輛在高速行駛,突然遇到濕滑路面或者減速帶時,傳統車身穩定系統需要輪速感測器檢測輪胎狀態,把指令依次傳遞給 ESC——VCU——MCU,由「大腦」MCU發出指令調節扭矩,輪胎狀態才能做出調整,整個流程下來需要 100毫秒左右。100毫秒的時間,對於時速 60公里的汽車來説,已經開出 1~2米了。如果是遇到濕滑路面,這 1~2米的距離可能已經出現輪胎空轉、車輛打滑的安全隱患。

1721805320818.png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讓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更加的「眼急手快」:更快的發現安全隱患,更快的調整車輛、解決安全隱患,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華為 DriveONE iTRACK,用「眼疾手快」擺平坎坷

遇到減速帶——減速——通過——車子顛一顛,這恐怕是很多人開車通過減速帶時的步驟,儘管已經小心翼翼地提前減速了,後續的顛簸依然難以避免。

在《方博碳討室》節目中,我們就看到一個類似的場景。方博駕駛著未啟用華為 DriveONE iTRACK的阿維塔 12過減速帶,不僅能感受到車裏明顯的顛簸,連玻璃杯裏的水也搖晃灑了出來。

而開啟華為 DriveONE iTRACK之後是什麼效果呢?從視頻中看到最明顯的變化就是玻璃杯中的水並沒有灑出來,晃動幅度小了很多。對於坐在車裏的人來説,顛簸感自然緩解了不少。

1721805299236.png

之所以能達到這個效果,是因為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專門針對減速帶場景的優化,當車輛在通過減速帶時,車輛輪速波動降低 50%,顛簸的時間縮短 40%。這種改變就像給車加了一層緩衝墊,讓通過減速帶時的顛簸變得短暫且可控,車輛的起伏更加柔和、平穩,極大的減輕了顛簸帶來的不舒適感。

1721805289804.png

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的優化不只是針對減速帶場景,在地下車庫的環氧地面,摩擦力大大減小,也是車輪打滑、側滑的重災區;針對這個場景,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也能根據行駛環境自主判斷,精確調整扭矩控制,讓車輪不出現明顯的打滑現象,坐在這裡會感覺到非常平穩。

為了讓車輛能經受住減速帶、環氧地面這些高難度場景的考驗,車輛需要做的就是跟地面拼速度、拼精度:提前預判路面變化、迅速調整適應路面,才能夠幫車主更好地控制車輛。因此,華為 DriveONE iTRACK智慧電機近端閉環演算法,讓感知路面情況——做出判斷——調整扭矩整個流程時間更短、控制更精確。

1721805274993.png

  • 具體來看,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首先通過微秒級超精細感知技術,像千里眼一樣,每秒 10000次掃描路況,能及時發現前方可能出現的危險;

1721805263433.png

  • 其次,直接把感知到的情況傳遞給「大腦」MCU,縮短了傳統方案「ESC——VCU——MCU」層層遞進的流程,讓 MCU可以 1秒扭矩調節 1000次,這個速度比傳統方案快了 100倍;

  • 同時,底盤在快速感知前方的路況後,也可以提前主動控制扭矩的變化,讓車輛在濕滑路面上行駛時剛剛好。

1721805249080.png

為了讓車輛在華為 DriveONE iTRACK加持下,能夠變成「老司機」助手,平穩駛過各種路面,不只需要一套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還需要根據驅動參數、整車重量、姿態一起磨合,找到最適合一輛車的的動力輸出模式。

這種車輛與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不斷磨合的成果,也可以通過後續 OTA升級推送給用戶。相比于傳統汽車出場即終局的動力系統,未來汽車的舒適性和操控性也會隨著軟體升級而提升,讓車本身也可以常開常新。

最後

一直以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舒適性都是一個困擾行業的問題,讓汽車的動力域擁有更聰明的「大腦」和「四肢」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華為 DriveONE iTRACK技術無疑給汽車提供了這樣一個可以主動思考的「智慧管家」,讓車提前感知潛在危險和不順暢的路面情況,不僅能提供更好的舒適性和安全性,也能根據用戶的開車習慣不斷 OTA成長。

同時,對於智慧電動汽車來説,只有動力域的智慧化,才能讓智慧駕駛、智慧座艙這些創新功能真正地與汽車結合,讓智慧化不只是汽車的附加值,而是汽車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