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燃氣車,選擇新能源!“氣都”運輸大戶為何反向而行? | 高通孟樸出席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産業發展主論壇:終端側AI創新將讓智慧計算無處不在 | ATFX慈善公益之旅:七載築夢,與愛爵杯共成長 | 問止中醫“中醫大腦”入選深圳市人工智慧優秀産品及典型應用案例 | 花皙蔻長白山人參溯源純凈之旅暨828閨蜜節啟動儀式盛大開啟 | CVPR 2024:中科視語領跑工業大模型,工業混合專家模型再奪桂冠 | 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部資訊中心副主任李燦:項目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思考 | TÜV奧地利受邀參加國際未來包裝展,助力美粧包裝可持續發展 | 悅途集團攜手智慧互通(AICT) 以AI引領城市交通樞紐數字化革新 | 文明實踐伴我行 | “青”心聚力,健康公益,一起來看八角街道社區精彩活動!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部資訊中心副主任李燦:項目管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思考

發佈時間:2024-07-05 07:51:27  |  來源:河北網路電視臺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導語

2017年至今,上海建工總承包部聯合譯築科技,深度融合數字化創新與核心業務,致力於提升管理能級。我們共同研發並不斷優化上海建工總承包資訊化管理平臺,以實現更高效、更智慧的項目實施。我們利用總承包的菱形管控模式,打造了一個全面覆蓋、分級負責、責任明確、動態管理的網格化管理體系。這一模式已成功助力超過430個項目的順利實施,顯著提升了項目管理的品質和效率。

浦東機場南區地下交通樞紐及配套工程作為標桿項目,深度應用了資訊化管理平臺。該項目不僅展示了平臺的顯著功能,還多次榮獲國家級與行業級獎項,有力地證明了數字化轉型的顯著成效。

分享人簡介:

李燦,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部資訊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中國建築學會BIM專委會委員,上海市青年文明號號長,專注于企業資訊化轉型。曾擔任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旅檢大樓、西湖大學、中法航空大學、浦東機場四期等重點項目資訊化主管,推動項目全生命週期管理,科研及項目成果榮獲多項行業獎項。

一、分享大綱

①浦東機場的數字化應用需求分析

②人員管理:700多名管理人員和4000多名工人的數字化管理

③材料管理:260萬方的混凝土如何進行材料與過程式控制制

④機械管理:大量的土方車輛、施工機械和臨時電箱的安全高效管理

⑤上海建工總承包部多年來數字化轉型的總結與思考

二、浦東機場的數字化應用需求分析

我所帶來的分享僅代表上海建工集團總承包部在數字化轉型工作中的一點實踐與思考。

我分享的是我們企業數字化轉型典型項目——浦東機場的擴建工程南區地下工程,簡稱“南下項目”。此工程的總建築面積達到了約64萬平方米,其中基坑施工面積佔據了40萬平方米,共設有55個基坑,平均挖掘深度約30米。整個工程的土方開挖量高達790萬立方米,混凝土使用量達到260萬立方米,鋼結構用量也達到了約50萬噸。此外,工程還涉及19618根基礎樁,採用了17種不同的圍護體系,確保了工程的穩固與安全。

在深入分析了項目特性和背景之後,我們公司已經明確了資訊化工作的關鍵發力點。我們的目標是集中精力解決三個核心問題,以推動項目向前發展。

人員管理:如何高效地管理700多名管理人員和4000多名工人的協同作業,確保現場作業的有序性和安全性。

材料管理:260萬方的混凝土,我們必須實施嚴格的材料施工過程的控制策略,以杜絕任何浪費。這不僅關乎成本控制,更體現了總承包部對項目精細化管理的戰略規劃及儲備。

機械管理:對於體量如此大的工程項目,我們需要對大量的土方車、施工機械和臨時電箱等施工設備進行精細管理,以保障施工的配合效率和安全管理需要。

面對在座的各位同行,我提出一個思考:對於我們所面臨的三大管理挑戰,傳統方法固然有效,但面對南下項目的龐大規模,這些方法是否需要巨大的人力和財力投入?我們是否可以探索一種新的路徑?

讓我們考慮採用數字化管理手段,這不僅能減少人力需求,降低成本,還能減少錯誤。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旨在實現同樣高效的管理,同時提高效率和精確度。讓我們一起探索這種創新的管理模式,看看它是否能夠幫助我們以更少的資源達到相同的管理目標。

三、人員管理:700多名管理人員和4000多名工人的數字化管理

所有工人進場施工前,一共要經歷5步。第1步:進入勞務實名制數據庫;第2步:過公安;第3步:下載工人學習app;第4步:列印“個人身份證”(專屬二維碼);第5步:發放勞防用品。

我們引入勞務實名制數據庫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精確考勤:確保工人的工作時間得到準確記錄,合理反映各單位的勞動力投入。

勞動力管理:通過數據庫監控,加強對超齡或臨近超齡勞務人員的管理,確保用工合規性。

為了解決工人學習渠道有限和學習興趣不高的問題,我們開發了一款面向工人的學習APP,其設計簡潔,功能明確:

接收通知:接收重要通知、重大事件、極端天氣等通知,構建暢通的資訊共用通道。

視頻學習:通過瀏覽短視頻、線上答題等形式,讓工人在業餘時間輕鬆學習。

參與管理:工人發現項目的品質與安全問題有渠道直接上報至相關管理人員。

維權渠道:當工人遇到生活條件不便或有維權需求時,同樣有渠道上報總包。

考慮到工人的工作時間緊張,APP製作得非常簡潔,我們希望他們在有限的休息時間裏,能夠像刷抖音一樣進行學習,並通過手機完成培訓和考核,達到一定程度時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這種設計旨在提高工人的學習積極性,同時確保培訓效果。

工人二維碼帽貼是我們網路化管理的一部分,它具備三項核心功能:

遠端違規上報:管理人員在現場巡檢時,發現工人違規,無需直接接觸,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上報,自動記錄個人和單位的違章資訊。

工區識別色卡:帽貼上的小色卡代表工人所屬的工區,我們通過8種顏色區分八大工區。例如,施工一區的工人李燦將佩戴相應顏色的標識,這有助於快速識別並解決工人跨工區作業的問題。

電子日常交底:傳統紙質名單點名方式已被二維碼掃描取代。交底人員通過手機掃描工人帽貼,即可完成日常交底記錄,提高效率並減少紙質文檔。

這些創新措施不僅提高了管理效率,還減少了現場管理的複雜性,確保了工作的有序性和合規性。

談完工人,再分享下如何管理管理人員,尤其是在施工企業項目管理中常見的一個難題:如何確保巡檢人員真正到達並巡視了現場。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採取了以下數字化管理措施:

二維碼簽到系統:我們在8個工區各設置了一個專屬二維碼,巡檢人員必須到現場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簽到。

浮水印相機記錄:簽到後,巡檢人員還需使用浮水印相機拍攝現場照片,以此作為巡檢的證據。

定位跟蹤加強:為了確保巡檢人員不僅到達現場,而且能夠全面巡視,我們在安全帽上安裝了定位裝置。後臺系統能夠記錄巡檢人員在項目現場的行動軌跡和停留時間,確保巡檢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材料管理:260萬方的混凝土如何進行材料與過程式控制制

在施工啟動之際,我們面臨著一個關鍵問題:如何確保19000多根樁的混凝土澆築準確無誤,並且防止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初凝。為此,我們開發並實施了一套混凝土管理系統,以提高效率和準確性。

BIM模型參數錄入:在BIM模型中輸入樁基所需的所有關鍵參數,這些參數將自動整合到我們的管理系統中。

移動下料操作:材料員通過手機應用進行下料操作,簡化了傳統流程,提高了響應速度。

實時消息同步:下料資訊將實時同步至材料公司,確保泵站能夠及時開始混凝土的生産。

二維碼快遞單:生産完成後,系統生成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小紙條。這張紙條由運輸司機隨車攜帶,便於現場快速驗證和記錄。

現場確認:運輸司機需要攜帶二維碼的小紙條才能進場,施工員首先檢查車輛標識,確認運送的是所需類型的混凝土。

時間驗證:隨後,施工員核實混凝土的運輸時間,確保其在90分鐘的最佳使用時限內。

電子簽收:一旦確認混凝土類型正確且運輸時間符合要求,施工員便使用手機APP掃描二維碼紙條,完成電子簽收流程。

在施工過程中,我們面臨兩大挑戰:

施工環節的精細管控:面對每天兩百多根樁的施工任務,涵蓋從定位到注漿的眾多環節,我們如何確保每個環節和70多個過程參數都能得到真實且完整的記錄?

施工進度的精確管理:傳統方法使用地圖和人工標記,難以應對兩萬根樁的施工進度管理,易出錯且效率低下。

為應對這些挑戰,我們採取了數字化手段:

標準化工序管理:我們將樁基施工流程細分為五個標準工序,每個工序都有專人負責,在手機系統中執行標準化管理。

移動操作與狀態更新:管理人員通過手機操作完成每個工序的記錄,系統隨即更新物料狀態。

BIM模型監控進度:通過系統後臺與BIM模型的整合,我們能夠實時、精確地掌握施工進度,確保每個環節都按計劃推進。

我們的數字化轉型不僅提升了施工管理的效率,還顯著減輕了資料員的工作負擔。管理人員在手機上輸入的參數,系統會自動整理並生成一份詳盡的混凝土施工管理臺賬。

自動化臺賬生成:每項參數輸入後,系統即刻自動整理數據,生成符合竣工檔案標準的管理臺賬。

標準化檔案編制:臺賬的編制嚴格遵循竣工檔案要求,確保了資料的規範性和完整性。

提高工作效率:通過自動化流程,我們減少了資料員在資料整理和編制上的工作量,讓他們能夠將精力投入到更需要專業判斷的工作中。

通過數字化的標準和手段達到了三個目的:

零錯誤下料與定位:通過精確的數字化管理,我們確保了沒有任何一根樁出現下料錯誤或樁位定位錯誤。

混凝土品質控制:成功避免混凝土初凝問題,退回了十多輛已達到初凝時間的混凝土車輛,消除了潛在的品質問題。

高效的結算流程:申料單和下料單實現了一一對應,簡化了結算流程,使得後期的財務核算變得更加便捷。

在樁基施工完成後,我們總結了三個核心原則來概括我們的管理創新:外賣式下單、精準式送達、數字化結算。

五、機械管理:大量的土方車輛、施工機械和臨時電箱的安全高效管理

機械設備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臨時電箱和土方車。

臨時電箱的數字化管理:

·臨時電箱從進場到退場的整個流程都在系統中進行管理。

·設備在進場前必須通過審批,並擁有一個獨特的二維碼身份證,類似於人員的二維碼,貼在設備上以便於識別。

這實現了兩個目標: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掃碼快速訪問設備的所有資料;工人可以掃碼填寫設備的巡檢記錄。目前,所有電箱和大型設備都已納入這一二維碼管理體系。

土方車的智慧監控:現場需要處理790萬立方米的土方,且只有一個卸土區,任何偷土或飛土行為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浪費。

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兩個關鍵功能:

·防止非項目土方車進入項目和卸土區,有效遏制偷土行為。

·從項目上出來的土方車必須在45分鐘內進入卸土區,防止飛土。

六、上海建工總承包部多年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與思考

在探討施工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時,我們認為首要步驟是組織準備。數字化轉型不僅是頂層設計的任務,它要求從決策層到管理層再到基層員工統一思想,並建立一套標準化的管理制度。這是因為,數字化管理的根基在於企業及項目管理的標準化,以及明確且執行到位的獎懲機制。

選擇合適的技術合作夥伴同樣關鍵,它能幫助企業打造一個適合自身需求的智慧工地或數字化管控平臺。但值得注意的是,數字化轉型是一場持久戰,它需要持續投入併為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