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坤:AI創新應基於體系在對抗威脅的閉環中尋找方向 | 龔克:人工智慧是先進生産力,不發展是最大的不安全 | 益海嘉裏“金龍魚金山茶”茶油品牌産品全新首發 | 走進高等學府,ATFX再度亮相雅爾穆克大學,共繪市場發展新藍圖 | 新訊再度攜手奧運冠軍李堅柔,共赴科技與速度的非凡之旅! | 遍佈全國!賦能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 舞蹈老師直播帶練點燃線下健身消費熱情,樂刻抖音團購月均訂單同比翻倍 | 雙向奔赴,共築未來 | 新華三與港寬科技達成戰略合作 | 中俄合作邁上新水準,振威會展海外發力助中國企業亮相莫斯科 | 簽了!中科可控與京東達成戰略合作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穿山甲保護升級四週年:這件比中彩票還難的事情,他做了6年

發佈時間:2024-06-06 10:16:49  |  來源:咸寧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又到6月5日。對關注生態、動物保護的人來説,這天不僅是世界環境日,還是一個重要的日子——穿山甲保護升級四週年。2020年6月5日,國家林草局發佈公告,將穿山甲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意味著穿山甲從此受到最嚴格的保護。

4年過去,穿山甲的生活有了怎樣的變化?讓我們一同前往位於廣東的烏禽嶂,這個我國大陸地區最大的中華穿山甲棲息地,探尋穿山甲的過去與現在,了解背後的守護故事,以及科技帶給穿山甲保護的成效與價值。

從傳説到現實

科技工具“讓夢成真”

“這應該是只公的穿山甲,你看它的體型比較大,估計有十來斤。”生態環境保護專家、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負責人李成一雙腳踩在用木棍搭在樹上的臨時“臺階”上,一邊查看綁在樹上的相機素材説道。現在的他,看到拍攝到的穿山甲平靜了不少,因為過去幾年來,這已經成為越來越普遍的事。

起初烏禽嶂還有穿山甲只是傳説。雖然村民小時候進山常見到穿山甲,但後來逐漸難以見到,穿山甲也就成了傳聞。2018年,在一位村民發現有疑似穿山甲生活的痕跡後,熱愛生態環境保護的李成立馬前來查看,結果穿山甲沒見到,卻是發現了滿山的盜獵夾,自己都踩到過好幾回。“當時我就覺得要馬上開始做點事情,不然再過一兩年可能真的來不及了。”

於是李成辭掉高薪工作,創立了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以保護中國生物多樣性為使命,並在廣東省林業局的指導下,對烏禽嶂的穿山甲和這片棲息地開始了保護。通過安裝紅外相機搭建智慧監測系統,終於在2018年的最後一天,拍攝到穿山甲鑽進洞的視頻——傳説變為了現實。6年來,穿山甲從起初隔一段時間才能拍到一次,到現在成為拍攝“常客”,李成和穿山甲似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經常我前一天巡的點位,第二天就有穿山甲經過。感覺我們一直在擦肩而過。”

同一個監測點位“擦肩而過”的李成和穿山甲,相機素材由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提供

海康威視STAR科技公益聯合阿拉善SEE珠江項目中心、北京市企業家環保基金會、西子江保育中心,也為烏禽嶂裝上了一批野生動物保護錄影機,通過PIR紅外技術毫秒級觸發,自動抓拍動物圖片並錄製短視頻,結合GHD動植物觀測雲平臺搭建的智慧監測野生動植物系統,讓李成和他的同事們在手機上就可以方便高效地查看野外情況。“拍到動物時手機會彈出提醒,上一次我收到提醒,打開剛好看到一隻穿山甲正要進洞。”李成説道。

雖然智慧監測系統已經能不斷與穿山甲“相遇”,但保護穿山甲6年來,李成只親眼近距離見過一次野生穿山甲,他開玩笑説“比中彩票還難”。他忘不了唯一一次與穿山甲母子面對面的那種震撼,親眼所見的穿山甲柔情和物種延續的力量。“我很自豪,能保護著穿山甲,保護這片萬物生靈共同的家園,相信下一次當面相遇,應該不遠!”

科技助力“解密”穿山甲

高效了解和保護烏禽嶂生態

穿山甲為什麼會變少?這背後是有人長期神化穿山甲鱗片作用和貪圖野味,導致穿山甲遭到大量捕獵。過去幾十年間,中華穿山甲數量減少了90%,不僅被我國列為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數量稀少、缺乏野外研究,這些都給研究和保護帶來挑戰,而獲取更多的數據至關重要。

“要找到穿山甲,只有把自己變成穿山甲,才能有效地發現它們的足跡,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剛來到烏禽嶂時,李成和夥伴們光是進山走遍烏禽嶂就花了一年多時間。苦和累是其次,重要的是光靠人工巡護難以高效收穫穿山甲數據,更難科學保護它們的棲息地。

好在,技術可以更高效地“穿山”——智慧監測系統成了李成和夥伴們有力的幫手。“通過近這些年的監測,我們發現穿山甲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扮演了非常關鍵的角色。”比如一隻體重3千克的穿山甲一次能吃掉300-400克白蟻,保護17公頃的森林。

穿山甲收集草是為了讓洞住起來更舒適,素材由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提供

除了對白蟻的捕食外,穿山甲的洞穴也為森林裏其他眾多野生動物提供了棲身之所,一隻中華穿山甲平均一年能挖掘約50個洞穴,如果沒有中華穿山甲大量的廢棄洞穴,很多蛇類將沒有合適的越冬場所,鼠類將沒有存儲糧食的地方,中小型食肉動物將沒有遮風擋雨的巢穴,因此保護穿山甲就是保護整個生態。

穿山甲寶寶抱著媽媽的尾巴進洞,素材由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提供

持續的巡護、保護,以及生態恢復,正在讓穿山甲的生存境況逐漸向好。“我們發現穿山甲的拍攝率越來越高,另外我們發現它們的洞也越來越多,活動範圍在不斷擴大。”李成説道。

除了穿山甲,智慧監測系統也記錄著其他物種。今年,烏禽嶂還首次記錄到了近危動物白額山鷓鴣,並且持續監測著黑鸛、中華鬣羚、豹貓、水獺、各種龜鱉等珍稀動物,為保護烏禽嶂整個生態的研究提供非常珍貴的數據支撐。

李成説:“如今的公益,越來越兼具科技、溫暖與智慧。科技開啟了我們更多的想像。各界的力量加入,也讓想像變成了現實。”海康威視STAR科技公益負責人也表示,未來將持續提供技術支援,除了野生動物保護錄影機,還有手持觀測熱像儀、穿山甲智慧分析系統、人獸衝突監測系統等智慧物聯産品和技術的持續落地,助力穿山甲監測與保護、烏禽嶂物種的繁榮與延續,以及社區生態的欣欣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