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5日,“名聯咏名山”首屆楹聯文化研討會在東莞觀音山圓滿舉行。研討會上,中國楹聯學會名譽副會長、中國楹聯報總編盧曉,以“兩行待補尋佳偶五嶽助行結福緣”為題,發表了精彩的講話。內容如下:
觀音山徵聯已歷經十年,舉辦了十屆,在國內外都産生了很大反響。2024年,觀音山邀請五嶽名山加持此項活動,影響更大反響更為強烈,目前已經收稿20余萬件,創造了近年徵聯收稿之最。這一方面表明觀音山的徵聯誠意與不徵到最佳對句不罷休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説明全國聯友及楹聯愛好者對此次活動的認可與支援。這件事本身的意義是非凡的,也必將要載入楹聯文化史的史冊。
聽了觀音山方面的介紹,我覺得觀音山徵聯,尤其是今年的徵聯應該説開創了中國聯界的幾個第一:
比如,直接用山名“觀音山”,同時觀音又是我國民間信所徒推崇的一位菩薩的名稱公開徵集對句,是開創先河的徵集活動;
再比如,連續十年不間斷設巨獎徵集對句,這也為聯界第一家。先前也有類似徵聯,比如梅州客天下徵聯:客天下迎天下客。只徵了三屆;再比蘇州南浩街萬人碼頭牌坊徵聯:三吳明清第一街,水陸兩旺,馳譽五湖四海。也只舉辦了六屆;
其三,影響之大,收到的應徵作品之多,十年加在一起網上點擊關注達13億人次之多,本屆徵集對句目前已收到對句20余萬件,均創徵聯點擊、收稿之最;
其四,尤其是今年的徵集,有五嶽加持,偕同為一比出句徵集對句,這也為全國第一次;
其五,徵聯評選過程有法律顧問、公證人員、特約觀察員、新聞媒體到場,接受諮詢,對事件及對句進行公正,也為全國徵聯第一家。
細想的話,徵聯可能還創造了一些佳話,比如在海外,華人楹聯愛好者互相轉告、組團回國參加應徵。還有的人為了對好一句在這裡租房長住,每天上山尋找靈感。同時這也是一次徵聯涉及官司最多而均以觀音山勝訴的徵聯等等。
我想觀音山聯手五嶽重金徵求對句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如果僅僅把觀音山徵集對句作為一次普通的徵聯的話,我想我們的認知還不夠高。其實,這是一次優秀傳統文化與名山的鐫刻活動。就是要把這種優秀傳統藝術形式楹聯鐫刻到名山上,讓大山長出文化來,讓石頭擁有人的感情,讓石頭會説話;
其次,如果僅僅把觀音山徵聯看作是一次觀音山的造勢活動,我想我們的格局就不夠大。其實,這是一次優秀傳統文化服務社會,服務經濟發展的大膽嘗試。觀音山就是要通過這種形式,傳播優秀文化,助力優秀文化走進千家萬戶,走入尋常百姓家。此次徵聯更是一次楹聯知識的大普及。
第三,如果僅僅把觀音山徵聯看作是一次孤立的作品徵集活動,我想我們的態度就不夠持重。此次徵聯是五嶽名山加觀音山的一次聯動,是全媒體的聯動,是全國楹聯人的一次聯動,更是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成功案例;
第四,如果僅僅把此次徵聯看作為一次普通的文化活動,或一些文化人的自娛自樂,那我想我們的文化自覺自信就不夠強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那麼這種和諧,是離不開文化粧點的。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説,這項名山咏名聯的活動,就是體現觀音山、體現五嶽的一次文化自覺自信。
也借此機會,説一點建議的話:我覺得觀音山已經很注重品牌建設了,只是想再重復一下:我覺得觀音山要注重打好“三山”品牌:
一是要繼續做好“聯成對,人成雙”的文章,打造一座“尋緣山”。象開封萬歲山“王婆説媒”那樣,紅遍全國(這個他們正在做);
二是要做好“觀音賜福,遊客求福”的文章,打造一座“接福山”;
三是要做好“生態優先,環境優美”的文章,打造一座“健養山(養生山)”
最後,為此次盛會特撰一聯,結束髮言:
五嶽為尊,偕千峰來賀;
一山稱最,邀四海登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