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in Sensory World | 瑞聲科技CES 2024現場直擊! | 拓維資訊攜手中原高速打造部級稽核業務數字化轉型標桿案例 | SPROCOMM INTEL和青青時代打造“青雲租”租賃平臺,制定商家入駐標準 | 多珀doopoo X3終於發售,前排玩家真香了 | 2024買中央空調絕不能錯過的文章!全方面剖析美的領航者Ⅲ家用中央空調 | 美的領航者Ⅲ家用中央空調靠什麼去挑戰吉尼斯記錄 | “大王椰”轉身,板材巨頭如何讓年輕人再次“上頭”? | 講真記憶力金牌講師董皓出席央廣網“致敬好老師”訪談 深談行業觀點 | 發揮數據要素乘數效應,網禦星雲助力數據交易流通安全保障 | 再添榮譽!數派跨境獲山海獎“2023年度最佳跨境軟體” |
 
當前位置: 新聞>滾動>

福壽園公益節項目榮獲上海市優秀公關案例評選銀獎

發佈時間:2024-01-15 16:10:15  |  來源:中宏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科學頻道

1月12日,由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主辦的上海市第十一屆優秀公共關係案例評選(2020-2022)頒獎典禮在張江科學會堂舉行。由福壽園國際集團選送的案例“創建公益IP搭建公益平臺——福壽園公益節項目”從201份參選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銀獎。福壽園國際集團行政品宣中心總經理王艷華代表福壽園領獎,同時獲獎的還包括國産 C919大型客機圓滿完成適航取證並交付運營、一大紀念館開館、五五購物節等優秀案例。

1705304708182409.jpg

上海市第十一屆優秀公共關係案例評選頒獎大會現場

1705304725421557.jpg

福壽園國際集團行政品宣中心總經理王艷華(左3)代表福壽園領獎

上海市優秀公共關係案例評選活動是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的重點品牌活動之一,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歷時 23年。並因其案例水準高、類別多、參與度廣、評選權威,已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公共關係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專業評選活動之一。

2020—2021年度的評比由於疫情延期,故第十一屆優秀公共關係案例評選的時間跨度為四年,是對近年來上海公共關係事業發展的重大檢閱。可以説,在迎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邁向卓越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上海,也進入了公關事業理論和實踐雙豐收的黃金時期。此次優秀案例無不是運用公共關係,有力地促進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促進上海改革開放的力證。

作為生命服務事業的參與者和推動者,福壽園一直努力承擔企業責任、社會責任、行業責任、歷史責任、公眾責任,積極組織並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活動,範圍覆蓋到慈善救助、精神救援、安寧療護、優撫助學、生命教育、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福壽園國際集團作為“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的發起人和主要捐贈方,不斷整合福壽園的公益事業。

2022年9月,福壽園國際集團結合持續推進的公益項目打造了首屆“福壽園公益節”,發佈了福壽園公益IP形象組合“有福相”(蝙蝠+大象),並聯合滬上多家社會組織、公益團體和志願者平臺結成公益夥伴,共同探索公益民生服務的新形式。2023年9月,以第二屆公益節為平臺,上海福壽園公益發展基金會聯合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共同發佈了“家庭病末安寧計劃”、“千元身後事”、“福壽康寧圓滿人生”公益生前契約、特殊群體續愛安“家”等八大公益項目,全面構築起安寧服務、公益生前契約、公益遺囑、公益節地葬、清明共祭等惠民利民的公益圖景。

1705304742547295.jpeg

首屆福壽園公益節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舉辦

1705304757453210.jpg

第二屆福壽園公益節在遼寧觀陵山藝術園林舉辦

福壽園公益節旨在通過搭建公益平臺,展示公益成果,連結更多社會資源關注特定人群,踐行社會責任,宣傳生命教育,形成品牌特有的公益傳播。項目獲得了主流媒體的關注和傳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社、文匯報、新民晚報、澎湃新聞、中國社會報等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報道,轉載媒體200余家,搜索引擎收錄60余條,閱讀數百餘萬次。瀋陽廣播電視臺更是對第二屆福壽園公益節進行了全程直播。

1705305049897461.png

人民日報客戶端報道

1705304855261181.jpg

瀋陽廣播電視臺全程直播第二屆福壽園公益節

福壽園2003年起開始涉足公共關係領域,並憑藉章士釗墓南遷案例榮獲當年優秀公關案例金獎。之後的星星港慈善關愛項目、遺體捐獻紀念項目、百姓公祭日項目、百姓家史項目、新四軍廣場紅色紀念項目、幫助上海市癌症康復俱樂部患者重獲新生項目、情景黨課項目等也陸續獲得各項大獎。

過往三十年,在上海市公共關係協會等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福壽園國際集團打破了傳統觀念的圍墻,讓殯葬行業創新發展,融入社會。殯葬行業也在更加廣泛的公眾範圍得到傳播和認可,呈現出文明、人性與尊重。福壽園希望未來能夠和公關、文化、藝術、傳媒等各個領域繼續跨界合作,借此刷新民眾的傳統印象,去催生和賦能精神層面的新産品、新服務,從而延伸到全新的生命科技服務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