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輪工業化浪潮,中國將是弄潮兒。”著名專欄作家馬修·林恩曾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做出了這番斷言。他説,“在第一波工業化浪潮中,中國主要為發達國家生産廉價製成品。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二波浪潮中,中國瞄準了尖端的知識密集型産業。”
擱十幾年前,“弄潮兒”的稱謂跟中國製造之間可能還沒什麼關係,那時的“Made in China”代名詞還是“物美價廉”。
但到了今天,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産業變革浪潮到來的背景下,中國製造已秀出了“弄潮兒向濤頭立”的Pose:中國高鐵、特高壓剛來上一句“會當淩絕頂”,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就續上了一句“一覽眾山小”……它們的名字一列,就是一沓中國製造新名片。
這裡面,“海信鐳射電視”也是個繞不開的名字。當很多人坐在液晶電視前看著《狂飆》裏的電漿電視思緒聯翩時,海信鐳射電視已經以升騰之勢拉開了顯示行業的“下一幕”。
就在這兩天,2024年全球科技界首場盛會CES開幕,海信鐳射顯示賺足了眼球,不僅帶來了100英寸捲曲屏鐳射電視、8K螢幕發聲鐳射電視等首創性新品,還帶來了車載鐳射顯示産品,從家庭到車載,從平面到空間,直觀地詮釋了鐳射顯示的形態和性能正進入全面爆發期,在全球鮮活地展現了中國高精尖技術的無限魅力。
“新”的魅力不止閃耀全球,更在國內收穫了權威關注。不久前,海信推出的全球首臺8K鐳射電視與中國高鐵、中國中車等高精尖代表,一同入選《中國製造新模樣》,成為電視行業唯一入選的代表性産品,演繹了中國製造的新突破、新進展、新跨越。
無論是CES上的首創性新品,還是《中國製造新模樣》中的“新突破”“新進展”“新跨越”……這些被“新”字串起的宏大敘事,沉入大眾生活的厚土後,會沉澱為新變化、新體驗、新感受。
當很多觀眾打開海信鐳射電視的那一刻,“新”會在他們腦海中瞬間變得生動具體起來,帶來一系列的視覺驚喜——它是大屏震撼感,是影院級沉浸感,也是前所未有的健康護眼程度。
會有那麼一刻,觀眾能感受到:科技爆炸帶來的新“視”代正在到來,究其聲勢,不是“Bang”的一響,而是“哇”的一聲。
01
都知道,“大屏”跟“高清”是當下許多用戶對於電視的剛需。只不過,以往的很多顯示技術釋放的信號是:你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再要”。
可“壓軸出場”的鐳射電視卻揮動著創新魔法棒,用“驚喜”在用戶的“願望清單”逐個打上了鉤。CES展會上的捲曲屏鐳射電視、8K螢幕發聲鐳射電視……2023年推出的全球首款8K鐳射電視LX、全球首款可折疊鐳射電視L5K、全球首款頂嵌式鐳射影院S8K……海信推出的各類鐳射電視創新産品,都帶有很強的需求回應、痛點導向、場景切入特徵。
大屏不“沉浸”,是很多用戶的痛點。結果集合了8K、全色、高亮、超短焦、3D聲場、100+尺寸的海信鐳射電視拍了拍人們:超高色域、超清畫質、超讚音效,了解一下?
螢幕傷眼睛,也是很多用戶的痛點。結果炫出“反射成像”原理的海信鐳射電視,採用純凈鐳射光源,從源頭上過濾了有害藍光波段,真正實現0有害藍光,也消除了螢幕輻射。
面對用戶對超大屏電視功耗高、易發燙的擔憂,海信鐳射電視也亮出了“冷屏”帶來的綠色顯示體質。
有意思的是,超大屏電視入戶難是許多家庭的“祖傳痛點”,為此不得不破門破窗,都是常有的事。對此,海信鐳射電視使出了一招“化骨綿掌”將其破解,首次將“可折疊”應用到大屏電視上,螢幕能像瑜伽墊一樣“卷”起來輕鬆入戶,這讓不少人開了眼界。
在接連不斷的“驚喜”中,鐳射電視日漸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成為2023年度“四大創新品類”之一。
02
眼下一場突破性創新驅動的産業變革,正在中國製造領域蔓延開來,它將很多不可能變為了可能:以往人們也許都沒法想像,坐車4個多小時就能從北京到上海,但高鐵將其實現了;以往人們或許也很難想像,120吋的電視可以不用“破門而入”,還能大屏沉浸、健康護眼,但海信鐳射電視將其實現了。
這些“驚喜”,很契合人們對中國製造蝶變的期許:它再怎麼變,都不能背離“用戶至上”的方向。它蝶變的方向,也理應是為人們帶來更好的體驗。
這些“驚喜”,背後也往往是“從0到1”的突破性創新。中國高鐵技術創新是這樣,鐳射顯示技術突破也是這樣。
過去很多年裏,中國製造擅長的是“從1到n”的落地轉化,模式上的微創新很多、技術上的開拓創新不足,所以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大而不強。
但如今説到中國製造,很多人會提到“從跟跑到領跑、從製造到創造、從貼牌到創牌、從拼低價到比品質”的轉變和躍升。而支撐這類轉變跟這種躍升的,正是“從0到1”式創新。
這在電視産業體現得尤為明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彩電製造國,但在顯像管顯示時代和液晶顯示時代,中國電視産業只是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的提升,沿用別人核心技術的局面並未得到改變。直到海信以鐳射顯示開啟一條由中國企業自主定義與引領創新的顯示産業發展道路。
鐳射電視不是模式“微創新”的産物,而是“從0到1”式創新催生的新物種。用反射成像的路線創新替代直射光的路徑依賴,是底層邏輯的重構。
為了實現從0到1的突破,海信早在2007年開始靶向發力,歷時數年實現了光源設計、光機模組、整機設計等關鍵技術和鐳射器、成像晶片、抗光螢幕等核心部件的自研,最終於2014年推出了全球首臺100英寸超短焦鐳射電視,讓中國首次佔據了顯示技術發展的主場優勢。
經歷了從單色到三色、從4K到8K的突破,攻克了散斑抑制、噪音消除、系統可靠性保障等多項技術無人區後,海信如今更是帶領鐳射顯示在全維度技術上進入“顯示産業的iPhone時刻”。
這給了海信鐳射電視將高品質發展進行到底的底氣。海信視像總裁李煒就曾表示:“未來,我們將通過專利領跑、標準引領和冠軍品質三項核心能力實現創新領航,創造越來越多的世界之最”。
數據本身會説話:截至2023年10月31日,海信累計申請國內外鐳射顯示專利2324件,推動25項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的制定發佈,跑在全球細分領域的最前面。2023年相繼發佈的全球首款8K鐳射電視、全球首款可折疊鐳射電視、全球首款頂嵌式鐳射影院,是其技術引領力的直觀注腳。
技術外溢效應總能推動新興産業連點成鏈。在海信的專利分享與技術帶動下,中國大顯示行業撿起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劇本”——抓住産業變革契機實現了彎道超車。
資料顯示,在鐳射顯示領域,中國專利數量全球佔比高達66%以上。2023年度最新鐳射投影顯示技術專利排行榜TOP100中,來自中國的企業就佔比63%,排第二第三的分別為日本(21%)和美國(10%)。當中國企業首次接過全球顯示領域的話語權,當全球鐳射顯示的“矽谷”即將在中國落成,中國製造必然會在顯示領域彰顯出新模樣。
03
今天的我們,在海信鐳射電視上再看《狂飆》時,觀看體驗不輸于在影院巨幕上看大片,我們能更清晰地看到高啟強開始黑化時的面部微表情,更沉浸地感受到安欣蟄伏多年的隱忍。
而中國製造的新模樣,就在這樣的觀看體驗變化中變得愈發可及可感。
就此看,鐳射顯示的那道“光”,未嘗不是映照著中國製造的熠熠光彩、灼灼光芒。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到,要推動鐳射電視、投影等産品普及,這是對鐳射電視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産業的再次“蓋章”。
隨著技術優勢明顯、産業鏈整合能力增強、場景應用空間打開、市場認可度升溫,鐳射顯示已來到爆發的臨界點,更多人會看到“未來已來”的勁風在顯示行業水面上攪起的巨浪,感受到跟以往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新“視”代已來,《中國製造新模樣》中的景象也會變得愈發清晰——“風正起,雲正涌,而鐳射電視正揚帆,為更多人,為更好影像,為中國製造新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