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簡介
柳林簡介
柳林鎮地處巴中西南部,距巴城32公里,距恩陽區13公里。成巴高速、G244國道縱穿南北,是巴中北上陜西、南下成都、重慶的重要交通要道。
全鎮轄22個村,2個居委會,152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11677戶、44195人,場鎮人口1.6萬人,場鎮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238畝。201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3365萬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7756元。
柳林鎮是巴中市8個重點鎮之一,是全省2013年首批啟動的21個重點鎮之一,2014年7月成功申報“國家級重點鎮”,是巴中市唯一的新型城鎮化試點鎮,2013年被評為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鎮”,七顆石村、鳳鳴埡村兩村被評為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目前,正積極申報“四川省園林城鎮”。
近年來,柳林鎮以建設“宜居、宜遊、宜商、宜業”的新型城鎮為發展思路,以建設“實力恩陽”副中心、“魅力恩陽”後花園為目標,努力打造全國知名銀杏風情小鎮。
一、柳林鎮基本情況
(一)歷史沿革。1951年置柳林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3年建鎮。柳林鎮中心城鎮于1983年由桐城寨村遷至鳳鳴埡,2005年原來龍鄉併入柳林鎮,2013年柳林鎮劃入巴中市恩陽區。境內銅城寨係四川省傳統村落;桅桿埡村佛爺灣石窟起源於唐代,是市級重點保護文物;來龍寨、香爐寨、七星寨、觀音寨、岳王廟、關帝廟等寺廟是當地群眾每年傳統“登高節”必登之地。
(二)幅員遼闊。柳林鎮是巴中市8個重點鎮之一,同時也是全省2013年首批啟動的21個重點鎮之一。幅員面積68平方公里,轄24個村(居),總人口38350人,場鎮人口1.6萬人,場鎮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238畝。
(三)交通便捷。柳林鎮地處巴中西南部,距巴城32公里,東與恩陽古鎮、萬安鄉接壤,南與下八廟、雙勝鄉相靠,西與花叢鎮、漁溪鎮毗鄰,北與青木鎮相依。巴南高速橫貫南北,唐巴公路貫穿全境,是巴中通往重慶、成都的重要交通要道。
(四)配套完善。新建府前大道、銀杏大道兩條主幹道,場鎮框架進一步拉大,達到了2平方公里;新建農貿市場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日處理能力達2000噸的污水處理廠、銀杏大道硬化工程、銀杏廣場年內全面啟動建設,功能配套設施更加完善,城鎮吸附能力顯著增強;新轉移城鎮人口近6000人,城鎮人口達到1.6萬人,城鎮化率達到35%,城鄉統籌效果初顯;投資3500萬元完成了場鎮風貌塑造,打造出了柳林幹線重鎮新形象。
(五)産業發達。近年來,柳林鎮重點發展銀杏、有機農業、鄉村旅遊三大支柱産業,加快農村産業轉型步伐,促進農民持續穩定增收。一是以銀杏産業為主的花木産業得到長足發展,目前已達到15000畝規模。2013年內啟動銀杏加工廠二期工程,實現銀杏深加工能力,逐步形成銀杏産業産銷“一條龍”格局;二是以玉金村“中心村”建設為核心,發展有機果蔬、有機養殖業,集中打造“有機農業示範鎮”;三是以打造鍾家壩“成巴線第一新型社區”為契機,將鍾家壩村打造成為“鄉村旅遊示範村”,招商引資新建鄉村旅遊酒店一座,大力發展農家樂和鄉村旅遊業;四是完成玉金村、七星寨、七顆石5000畝的有機農業觀光園建設,促進休閒觀光旅遊業加快成型。
(六)環境優美。柳林鎮以打造“特色鮮明、風格相融、産城共建、宜業宜居”的“花園柳林”為目標,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著力提升城鄉居民環境衛生意識,切實改善城鄉環境面貌,係2013年四川省100個“環境優美示範鄉鎮”之一,七顆石村、鳳鳴埡村兩村被評為四川省“環境優美示範村”。同時,柳林鎮正積極申報“四川省園林城鎮”。
二、經濟發展現狀
在巴中市城市總體規劃市域空間結構規劃中,柳林鎮位於巴南高速公路與省道101線城鎮空間發展輔軸上。該軸輻射市域西南部,是市域重要的以特色農副産品生産與加工業為基礎的城鎮發展密集地帶。同時,柳林鎮是恩陽新區的副中心城鎮,“魅力”恩陽的“後花園”。近年來,通過重點鎮建設,柳林經濟社會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12年底,全鎮GDP達31877萬元,較上年增長18.1%;每人平均純收入5681元,較上年增長19.1%;社會固定總投資1.45億元,較上年增長59.3%。
三、小城鎮建設情況
(一)堅持科學佈局,突出全域規劃,加快融入城鎮體系。按照“全域統籌、城鄉一體、功能分區”要求,加快編制重點鎮建設和産業發展規劃,做到多規銜接、全域覆蓋。重新編制完成了城鎮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以及新居規劃、産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科學定位鎮村空間佈局、産業發展定位、基礎設施配套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機融入“城區—重點鎮—中心村(聚居點和産業聚集區)”三級城鎮體系。3年時間內,規劃城鎮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城鎮人口達到5萬人,“巴山新居”聚居點7個,以銀杏為主的特色産業園3萬畝,城鎮化率達到48%,努力將我鎮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二)堅持鎮村統籌,突出風貌特色,強力推進基礎建設。堅持産鎮共建、特色鮮明、宜居宜業的原則,加快建設具有城市風貌和配套功能的新居組團,實現鎮村共融互動、一體發展。一是突出“花園柳林”特色,採取“項目支撐、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建設模式,強力推進舊城風貌塑造、新區開發拓展、設施功能配套、人居環境改善等基礎建設,全面形成以府前、銀杏兩條幹道為骨架,以功能配套、綠化亮化為特色的“花園式”新型城鎮特色風貌,推進了人口集聚和産業吸附。二是突出文化元素和田園意境,按照“宜聚則聚、相對集中”原則和“以點連線、連線擴面”方式,重點打造了以銀杏文化為特色的“成巴第一新型社區”——鍾家壩聚居點,以山水相融、田園風光為特色的玉金村聚居點。配套推進教育、衛生、文體、購物、金融等公共服務設施。目前全鎮規劃建成聚居點13個,“巴山新居”工程13個,新農村綜合體1個,幼兒園3所,衛生站5個,農家書屋 22個,農家超市5個,金融網點5個,努力將我鎮打造成全市統籌城鄉示範鎮。
(三)堅持園區帶動,突出産村相融,著力培育特色産業。立足資源條件和資源稟賦,按照“産業園區化、園區城鎮化”要求,因地制宜、錯位發展,走“專而精”的發展路子,採取“企業+基地+協會+農戶”模式,以農業産業化為基礎,以園區建設為載體,大力培育銀杏、有機農業、鄉村旅遊三大特色主導産業,努力彰顯本鎮産業特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目前全鎮已建成以鍾家壩為核心的銀杏産業園1.5萬畝,以玉金、七星寨、七顆石為重點的有機果蔬、水産養殖園1000畝,以農家樂、觀光農業、水景觀為依託的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培育專合組織4個,發展種養大戶18戶,建成銀杏加工廠一座、鄉村旅遊酒店一座。上半年全鎮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383元,同比增長19.1%,努力將我鎮打造成全市農業産業化示範鎮。
(四)堅持機制創新,突出産權改革,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堅持以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全面推進機制體制創新。一是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形成“項目政策群眾全知曉、規劃選址群眾全參與、産業發展全收益、協調服務部門全跟進”模式;二是按照“統籌規劃、區域集中、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的原則,有效整合涉農項目集中投入到重點鎮建設和産業發展園區;三是加快推進以農村“八權一股”確權頒證為基礎的農村産權制度改革,引導農戶採取轉包、出租、互換、股份合作等形式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在鍾家壩聚居點組建了土地專業合作社,初步集約流轉土地800余畝;四是通過建立功能完善、民主自治、文明和諧的現代新型社區,積極引導支援農民在場鎮和聚居點落戶,推進農民變市民,努力使我鎮成為全市農村産權制度改革示範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