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病妻20餘年,他用10萬字《護理日記》記錄“中國式浪漫”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3-08-30 17:31:29 編輯:余淑萍 點擊:
在綿陽市安州區秀水鎮方塔村,村民張久良家的小院靜謐宜人。一隻白色的小狗不時低吠兩聲,給寧靜的院落增添了幾分生氣。妻子澤裏卓瑪坐在床上,透過窗戶看著院裏的風景。由於長年透析且貧血,澤裏卓瑪的臉色蠟黃,嘴唇發白。
2000年,澤裏卓瑪突發腎炎,自此便患上了腎衰、貧血、高血壓、尿毒症等疾病。面對突如其來的生活重壓,張久良用常人難以想像的耐心和愛心陪伴妻子,23年不離不棄。從2009年開始,他堅持每天記錄下妻子的身體、用藥情況,“護理日記”一寫就是14年。13本“護理日記”,詮釋了夫妻倆不離不棄“中國式浪漫”。

妻子突發疾病
我是她的唯一依靠,必須堅強
8月29日,筆者來到張久良位於安州區秀水鎮方塔村10組的家,屋內窗明几淨,乾淨整潔,張久良正在為臥床的妻子測量血壓。
1998年,經人介紹,張久良與來自松潘縣的澤裏卓瑪相識並結婚。婚後,張久良在工地做鋼筋工,一個月能掙6000多元,妻子也在家附近務工,掙錢顧家兩不誤。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婚後兩年多,兒子剛滿一歲時,卓瑪查出了腎炎。2003年,卓瑪做了半側腎切除術,自此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2011年,卓瑪被確診為尿毒症。“卓瑪患病20多年了,最近10餘年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張久良説。

今年58歲的張久良,中等個頭,黑黑的臉龐,這些年來,家庭的重擔讓這個本就內向的男人更加沉默寡言。説起照顧妻子這20餘年,他沒有長吁短嘆,就像聊著平淡的家常,“這些年卓瑪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我是她唯一的依靠,唯有堅強才能讓她覺得希望還在。”
“卓瑪,早飯好了,起來吃飯。”每天早上5點多,天微微亮,張久良就起床了,照顧妻子洗漱、喝奶、吃藥,買菜、煮飯……每隔兩天,還要帶妻子去區人民醫院做透析。“記得帶上藥、酒精、繃帶、氧氣管……”家裏的墻壁上,細心的張久良用粉筆寫下了每次出門的注意事項。
丈夫精心照料
盡全力延續她生命的長度和溫度
對於長期臥床的病人,日常飲食要求更高,既要有營養,又要軟糯易消化。為此,張久良一直在自學護理知識、飲食搭配知識以及情緒安撫技巧。妻子每天的5—6次餐食,葷素搭配營養均衡,且餐餐不重樣,張久良從未覺得麻煩。
他每天都會儘量多陪伴妻子,時不時捋捋她的頭髮和臉頰,和她講講新聞裏的趣事,菜市場上的見聞。“卓瑪年輕的時候很漂亮,現在雖然病了,也要盡全力延續她生命的長度和溫度,讓她過得舒心、潔凈、有尊嚴。”梳頭、擦身,找人到府理髮,事無巨細,是他對妻子最深沉的愛。
妻子睡眠不好,為了給她提供舒適的環境,今年夏天,張久良還給卓瑪的房間裝上了空調。

每天收拾好一切後,張久良都會來到妻子床邊,把妻子當天的情況寫進日記。
10多年來,記錄妻子的作息時間、身體狀況、用藥情況等,已成了張久良每天必做的功課。他堅信,只要持續治療,妻子的病情會越來越好。
20余載不離不棄
她活多少年,我就照顧她多少年
為了護理好妻子,張久良多次請教醫生,看醫療保健類書籍和電視節目,買電子理療儀、中藥、保健品等。只要他能想到的方法,他都去嘗試,並一一記錄在“護理日記”裏。“我每天都盯著她吃藥,給她沖泡奶粉、麥片、益生菌,還要督促她做理療。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一樣都不能搞錯。”
張久良照顧病妻20余載,堅持寫“護理日記”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近年來,依靠新農合政策和村兩委的幫助,卓瑪得到長期有效的治療,病情逐漸穩定下來。張久良説,只要妻子病情能漸漸穩定,他就安心了,無論怎麼樣,他都要堅持下去。
回憶起照顧妻子的這些年,張久良坦言,勞累是肯定的,但兩個人能走到一起是緣分,得有擔當,不管哪一方有難,都要相互照應。他説,自己從未感到後悔和煩惱:“她活多少年,我就伺候她多少年,這是一個丈夫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14年的記錄,13本日記,10余萬文字,承載著夫妻間的相守與期望,書寫了愛的溫度與意義。
“他們這種不離不棄的夫妻,才是真的愛情。”方塔村婦聯主席范光會感慨地説,張久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式浪漫”。(安崢  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