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時節,走進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塔水鎮雙埝村的國家級水稻制種基地,放眼遠眺,苗床平整如鏡,秧苗鬱鬱蔥蔥,阡陌交通,成片的稻田在阡陌交通的串聯下,與忙碌的稻田管護身影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生態田園畫卷。
一方沃土,育一方水稻。安州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是四川省重要的産糧基地。20世紀70年代,當地農民就引進了雜交水稻制種項目。50年的時間裏,當地通過反覆摸索,積累了豐富的制种經驗。2022年,全區雜交水稻制種面積達3.02萬畝、産量5738噸。
一粒種子,是農業的“晶片”,關係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在安州,“小種子”何以成為“大産業”?
近年來,安州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聚焦“糧食安全”這條主線,以推進水稻制種標準化基地建設為重點,優化産業佈局,集聚要素資源,加快科技創新,為逐步實現稻香田裏的新願景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3年,安州區被認定為國家級雜交水稻種子生産基地縣,2022年獲國家新一輪制種大縣認定。
下好“先手棋” 高品質推進基地建設
農業要發展,種業須先行。
作為傳統農業大縣,安州區雜交水稻制種優勢突出。近年來,安州區將基地建設作為種業發展的重點,制定出臺《關於支援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建設的八條措施》。
思深方益遠,謀定而後動。
全區高位推動,下好基地發展這盤大棋。先後整合投入資金5億元,建成標準化水稻制種基地12個共計4.5萬畝,制種基地做到高標準農田全覆蓋,農田建設標準化、制種全程機械化、種子加工自動化、流程式控制制資訊化、生産服務社會化水準得到有效提升。
通過項目撬動,安州還充分調動企業和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的積極性,投資6000萬元建成6個標準化加工中心和2萬平方米的種業科創服務中心,年加工能力達到6500噸。引進先正達、西科種業等制種龍頭企業,建成標準化育種場50畝、100畝比較試驗田、610畝原種繁殖基地、800畝新品種新技術展示區。
通過對接政策、整合資金、完善基礎、做強園區,安州區不斷提升物質裝備水準,為種業發展“強筋壯骨”。
行走在雙埝村水稻制種基地,糧田成方、路渠成網,農田配套設施樣樣齊全。“這裡位於安州區水稻制種走廊核心區,是安州區重要的標準化制種基地之一,該基地常年制種面積3000余畝,産量600余噸。”安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志勇介紹道,這樣設施完善、土壤肥沃、技術先進、機制健全的高標準糧田已經遍佈安州各地。
“幾十年前,我的父輩們就在自留地裏實驗水稻制種,我在這個行業也打拼了幾十年,對水稻制種很有感情。”在雙埝村的千畝水稻制種基地,年逾六旬的制種大戶朱幫雲説,他目前有500余畝的水稻制種,辛苦耕耘都會有收穫,年産值達160余萬元。如今,雙埝村一半以上的農戶參與制種,積累了豐富的制种經驗。
雙埝村黨總支書記、鎮人大代表朱冬提及村裏的“經濟賬”時説:“村上的水稻制種合作社每年有1200萬餘元的收入,其中上百萬元通過土地流轉、勞務合作等形式反哺到村民身上。每年吸納上千名村民就業,收入多的家庭,一年能增收萬餘元。”
近年來,為進一步助農增收,安州還聘請土壤肥料、經濟作物等方面的專家,對制種區域的生産條件進行科學分析,因地制宜制定“水稻制種+蔬菜”“水稻制種+中藥材”等輪作模式,實現了茬口與水稻制種高效銜接,增加種植收益的同時更便於秸稈綜合利用,全面提高土地經濟效益。目前,全區推廣各類輪作模式面積近2萬畝,畝均實現産值10000元,畝均增收2500元。
滿滿“科技范” 築牢糧食豐收基礎
科技創新,為安州區種業高品質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當下正值雜交水稻田間管理的關鍵期,安州區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巡迴指導種植戶適時開展田間管理工作,確保今年制種穩産增産。不遠處的田埂上,四台無人機在稻田上空來回穿梭,進行精準施肥、精準施藥等噴灑作業。農技人員介紹説,無人機追肥精準度強、施藥霧化效果好,能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科學地管護好稻田,我相信我們今年制種一定會取得豐收!”黃土鎮方碑村制種戶李偉笑著説道。
如何將農業生産從“看天吃飯”變為“知天而作”,作為傳統的雜交水稻制種大縣,近年來,圍繞提升良種産量品質,安州區與四川農業大學、綿陽農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制定了《安州區水稻制種技術規程》;聯合種業龍頭企業,針對不同組合製定對應的技術標準46個;依託3家國家級農機合作社,聯合區內22家制種生産主體成立水稻制種協會,推行水稻制種全程機械化服務,畝均節約人工成本520元,全區水稻制種機械化率達到82%,通過科技助力築牢了糧食豐收基礎。
“新農人”林啟平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雜交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省時省力又高效。”安州區永福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林啟平高興地説,通過積極推進水稻制種耕、種、管、收等環節全程機械化試驗示範推廣,帶動周邊400余戶種植戶發展制種1100畝,平均每畝增收節支達到580元左右。
為種業插上科技翅膀,讓“好種子”結出“好果子”,農業才更有盼頭,農民才更有奔頭。近年來,合作社大力推行水稻全程機械化制種,並面向廣大農戶創新功能表式服務,制定了農資、機耕、機種、機防、機收、烘乾、銷售等全産業鏈服務清單,農戶按需點單,有效提高了生産效率,為安州雜交水稻制種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增添了發展活力。
圍繞如何讓“讓種地更簡單、讓服務更精準、讓農業更掙錢”,合作社經過13年的不斷發展,已建成佔地20畝的綜合性農機服務基地和2000余畝的生産種植基地,擁有130余臺套集耕、種、防、收、烤于一體的農機具,600余平方米農業社會化服務超市、400噸的冷藏(凍)庫和1600噸的糧食儲存庫,常年有5萬畝社會服務能力。合作社先後獲得“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全國農機合作社示範社”等多項榮譽,種子産業發展欣欣向榮。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一代代安州人接力奮戰,把農業“晶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收穫季節田野上一株株飽滿的稻穗,編織了産業振興夢,奏響了鄉村振興曲。下一步,安州將聚焦建成“5萬畝國家級制種現代農業産業園”總目標,進一步完善水稻制種標準體系,加大職業經理人的培育力度,不斷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加大種子執法力度,全方位提升全區制種業競爭力,為全面打好種業振興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貢獻更多力量!(安崢 杜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