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由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省教育廳聯合主辦的四川省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互觀互學活動交流大會在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舉行。
全省21個市(州)民族宗教工作部門、教育主管部門,34所全省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試點學校和北川中學、北川七一職業中學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交流會上,參會人員觀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試點工作成果視頻,廣元市教育局、綿陽市民族宗教局、甘孜州教育和體育局、涼山州民族宗教委、德陽市民族宗教局、北川縣教育和體育局、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中學、壤塘縣寄宿制小學校分別作了交流發言。
青少年是我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主體力量,中小學是各民族青少年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各級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和教育主管部門聚焦青少年這一關鍵群體,推動示範引領、積極守正創新。全覆蓋推進全省中小學1175.9萬在校生和73.24萬專任教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不斷深化和實踐,將愛國主義之種埋深在每個青少年學生心靈深處。
2021年3月以來,省民族宗教委、教育廳以34所試點學校為引領,在全省開展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推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與學校黨的建設、思政教育、黨史教育、校園文化建設、日常管理、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挖掘、傳承和弘揚包括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內的中華文化,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用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讓中華文化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不斷浸潤各民族師生心田。引導各民族學生共學共進形成共有精神家園和共同價值取向,邀請家長和社會力量參與形成教育合力,選樹身邊典型,營造良好氛圍。
當前,全省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工作體系初步形成,營造了“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比學有序、創新有方、示範有力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攜力同心的育人格局,56個民族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紮根于各族師生心中。
作為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和此次活動舉辦地,北川在民族教育方面創新融入了很多羌族特色,也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通過本次活動,北川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此次會議精神,學習借鑒各地先進經驗,進一步做深做細做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為維護中華民族大團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北川貢獻,讓民族團結進步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之花在北川更加絢麗綻放。(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