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22年,綿陽市如何拼經濟、搞建設?“殊為不易”“難能可貴”……2022年12月29日召開的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這些關鍵詞頻繁閃現。
2022年以來,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交織,市場經濟復蘇步履維艱,綿陽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更加複雜多變,但全市上下克服重重困難、戰勝種種挑戰。
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綿陽市委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和省委“講政治、抓發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總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大力實施“五市戰略”,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
項目投資新進展,連續3個季度進入省重點項目推進和投資運作“雙紅榜”,1-11月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1.1%,綿陽345個省市重點項目投資完成率114.7%;
招商引資新突破,1-11月全市簽約項目249個、金額2499.32億元,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25個、百億級製造業項目7個,其中5個項目均實現當年簽約當年開工……
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綿陽交出亮眼答卷,極不容易。
拼經濟、搞建設,拼出了信心決心。拼出的這份答卷,體現在具體的細節中——
成績背後,舉措很實。今年以來,綿陽市實施“園區提質”“企業滿園”行動,通過優化産業佈局、培育“鎮園之寶”、建設標準廠房等,推動園區集約化、特色化發展。同時,按照各特色(專業)園區産業定位,綿陽市掛牌成立了8個特色(專業)園區,四川首個省級健康食品産業園在梓潼掛牌。
新型顯示産業集群、無人機産業集群、核技術應用産業集群……綿陽市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發展。今年1至11月,全市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企業同比增長12.3%。市經信局負責人透露,預計全年園區聚集規上工業企業850戶、規上工業企業集聚度達到70%,主特産業規上工業産值佔比達78%。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帶來一組數據:去年,中國(綿陽)科技城科創基金小鎮正式開鎮運營。53名科技助理走馬上任,促成在綿單位達成技術合作協議20項,成功轉化科技成果30項;20家高水準院校入駐“雲上大學城”。成績背後,是這一年科技立市深入實施,科技戰線緊緊圍繞經濟主戰場,著力夯實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的科技支撐。
市商務局負責人分享了綿陽消費市場回暖情況,展示了“人間煙火氣”回來了:1-9月,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227.3億元,穩居全省第2位,經濟穩增長“壓艙石”作用更凸顯,“興三産、聯二産、促一産”的發展格局更清晰。
“今年,我們助力企業減負上陣迎戰經濟下行,以超常舉措穩增長,退稅規模和力度遠超以往年度。”市稅務局總經濟師表示,截至11月10日,全市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123.2億元,其中已退到納稅人賬戶的增值稅留抵退稅達91.25億元。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今年7、8月,綿陽經歷60年一遇的夏旱和伏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表示,全市抗旱情、搶農時兩不誤,一手以“三品”為引領做優現代農業,大力改良品種、提升品質、打造品牌;一手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部火熱開工,全力打造新時代更高水準“天府糧倉”綿陽片區,今年預計全年糧食生産播面628.1萬畝,總産233.7萬噸。(黃小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