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七一勳章”獲得者黃大發為原型創作的電視劇《高山清渠》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黃金時段播出。該劇講述了當代愚公黃大發帶領草王壩村民用三十六年時間修水渠,改變家鄉貧困缺水面貌的故事,大發書記的精神和品質讓我們動容。作為鄉村振興事業的中堅力量,廣大基層幹部更應向大發書記學習,攻堅克難、務實擔當、永葆初心,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火熱一線。
以“知重負重,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氣魄攻堅克難,撼動了群山。草王壩村位置偏僻、地勢險峻,艱苦的環境下,沒有現代化施工機械,大發書記帶領村民憑藉鐵一般的意志,依靠鋼釬、鐵錘、鋤頭和雙手,繞三重大山,穿三處絕壁,跨三道險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在懸崖峭壁上挖通了生命之渠。“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鄉村振興事業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工程,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廣大基層幹部要如大發書記一般堅定改革決心,敢於攻堅克難,激發“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勇氣,積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勁頭,劈開一座座大山,戰勝一次次艱險,在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上拼搏奮鬥,帶領廣大群眾把鄉村振興的美好願景一步步變為現實。
以“水過不去,拿命來鋪”的擔當挺身而出,鼓動了人心。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幹部,大發書記用行動踐行了黨員的責任和擔當。通往草王壩的水渠已經修通,但是由於缺乏技術與物資,導致水渠設計不合理、取水量小、滲漏嚴重。修修補補了十幾年,水還是沒辦法引進草王壩。大發書記心裏裝滿了責任感,為了不辜負村民們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只有小學學歷的他,主動學習水利知識,鑽研測量技術。由於現代化水利技術的引進,以及村民的不懈努力,終於螺螄水工程主渠修繕完成,草王壩村缺水的歷史,徹底被改寫。“重任在肩唯擔當”,作為基層幹部,只有像大發書記一樣時時把責任刻在心裏,把使命扛在肩上,面對大是大非,敢於迎難而上,面對危機矛盾,敢於挺身而出,面對歪風邪氣,敢於亮劍鬥爭,才能淬煉“敢於擔當,敢於鬥爭”的勇毅風骨,真正答好新時代的考卷。
以“愚公移山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一生為民,感動了中國。開渠之初,大發書記還是風華正茂,渠成之際,他已年過花甲。他説:“我這一生都在考慮,我們共産黨員要為黨為人民做些事情。”沒有鮮衣怒馬,大發書記卻秉持著一顆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穿著草鞋走進田間地頭,走進村組農舍,用腳步丈量民情。與老百姓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帶領村民修渠建路通電辦學,以前的草王壩如今的團結村已經邁進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基層黨員幹部作為人民的公僕,要像大發書記學習,切身感悟民生疾苦,俯下身子與人民交心,設身處地與人民共情,擼起袖子為人民賣力,方能增加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用實際行動踐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價值。(西充縣委組織部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