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如何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11 15:11:06編輯:周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證,是促進農村商品經濟發展的推動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關乎農村基層社會穩定和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村級集體經濟已完成了“清零”並基本達到了發展要求,但是如何加快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高品質、高效益、可持續發展,仍然大有文章可作。
一、目前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村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缺乏必要的水利、交通、用電等基礎條件,抗乾旱、洪水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弱,“靠天收”的現象比較突出。表現在:一是水利建設嚴重不配套,根本不能滿足生産需要。一些村由於自然地理條件的局限,水資源嚴重不足,普通的農業生産也多靠“望天水”,缺乏抗自然災害的能力。近年來,雖然配套一些水利基礎設施,但仍顯不足,與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要求差距較大。二是各項基礎設施薄弱。特色農業生産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如水池、水渠、管網等)不完善,難以形成科學管理。
(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較多,收入來源單一。據了解,多數村集體經濟增收,主要依靠徵地拆遷和項目資金等政策性資金經費。部分村雖有集體資産、辦公門面租賃等收入來源,但是普遍租金較低,産生的收入無法讓村集體更好地運轉,尚未形成支撐産業。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匱乏,村集體經濟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且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建設、村莊日常維護等需要大量資金,大部分村集體缺乏有效解決困境的途徑。
(三)激勵機制不健全,能人帶動不充分。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需要懂經濟、會管理的職業經理人才,而目前農村這方面的能人極其缺乏。當前大部分村“兩委”幹部年齡偏大,觀念較為落後,發展集體經濟意識缺乏。大量農村青壯年都選擇外出務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婦女和兒童,農村“空心化”現象普遍存在。
二、加快集體經濟發展的建議
(一)做好黨建引領,凝聚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基層黨組織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戰鬥堡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要堅持“組織引導搭臺,村集體主角唱戲”的原則,著力提升村社幹部幹事創業的能力,充分調動轄區內黨員等各類群體參與熱情,匯聚起發展集體經濟的強大合力。
一是要堅持把集體經濟發展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要內容,將經濟管理、産業發展等知識納入日常學習、“三會一課”專題學習中,不斷提升村社黨員幹部抓好黨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
二是要選優配強帶頭人,從農村致富能手、返鄉創業人員、退伍軍人等優秀人群中,大膽選用懂經營、善管理的“能人”加入村兩委班子,充分發揮其“頭雁”作用,有效動員群眾,增強上下一心、群策群力抓集體經濟發展的決心。
三是要共同參與,匯聚各方力量和智慧,探索“支部+企業+合作社”新模式,形成村社幹部引路、轄區黨員帶頭、群眾參與互動的良好局面,營造發展集體經濟的濃厚氛圍。
(二)加大宣傳引導力度。一是充分利用鎮村工作會、“農民夜校”、遠端教育、“三會一課”等形式加強對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引導,增強對村級集體經濟的認知,引導他們積極發展集體經濟。二是運用“網際網路+”思維,利用抖音、淘寶、微信、QQ等網路平臺,大力宣傳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三)加強政策傾斜。一是加強財稅政策支援力度。由財政整合支農惠農資金和涉農基礎建設項目資金,對發展計劃可行、經營風險小、管理科學的村集體經營項目,採取貼息、獎勵、補助等方式予以扶持。
二是加強土地政策支援力度。積極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置換出的建設用地指標優先安排用於農村各類建設以及發展工業、商業、旅遊、休閒等多种經營項目,壯大村集體經濟。同時各類土地政策、用地指標等可優先向農村傾斜,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時,適當增加重點村經營性建設用地。
三是加強金融政策支援力度。創新金融産品和服務,增加授信額度、降低貸款利率、適當延長貸款期限等,逐步實現行政村金融服務全覆蓋,把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評級授信範圍,設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專項信貸資金,對符合條件的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在信貸支援上實行計劃優先、利率優惠。加強農村擔保體系建設,積極擴大農村有效擔保物範圍,開展生産設施、集體山林權、村級股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抓好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村集體資産、農房等抵押貸款試點。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
(四)加快農村産權制度改革。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辦法,圍繞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賦予農民對落實到戶的集體資産股份佔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權,健全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農村集體産權制度。加快推進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建立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引導農村各類産權(資源)流轉進入交易平臺,通過拍賣、招投標、網路競價等方式,實現保值增值。
(五)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與鄉村旅遊、産業發展有機結合。近年來,“吃農家菜、住農家屋、幹農家活”逐漸時興起來,鄉村的獨有韻味吸引著越來越多市民的青睞,大可逐步樹立具有各村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從而使鄉村旅遊成為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為壯大集體經濟的重要模式;大可根據農村的實際,因地制宜,以“一村一品、一片一品”為抓手,結合實際,大力發展優勢産業,通過産業帶動、資源開發、服務創收、聯合發展等,不斷拓寬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渠道。各村立足自然資源優勢,按“宜林則林、宜茶則茶、宜果則果”的思路,整體推進産業發展,有條件的村可以建立特色産業園基地,以基地為龍頭,以點帶面,力促薄弱村進位提升、富裕村提質增效,帶動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