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青山如黛、連綿起伏,近處綠柳成蔭、遊人如織。走進位於四川省綿竹市九龍鎮的“民宿網紅村”棚花村,只見錯落有致的川西農居格外亮眼,墻面上繪製的年畫顯得生動有趣。“快來喲,這裡好巴適!”不遠處的“祥泉居”民宿裏傳來了遊客呼朋喚友的笑語聲。
“還沒到中午,前來就餐的遊客就已滿了!”看著如此興旺的人氣,“祥泉居”民宿老闆張祥富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這段時間賞春看花的人多,不光餐飲火爆,住宿到了週末更是早早預定一空。”
“這都要感謝政府大力發展旅遊業。”對於現在的生活,57歲的張祥富很滿意。如今已經開業3年的“祥泉居”民宿每年能實現上百萬元的收入。不僅如此,張祥富還為當地村民創造了15個就就業崗位,“碰到高峰期,還會臨時聘請一些鄉親來幫忙,能幫助他們增加一些收入!”
在九龍鎮,依靠旅遊業實現致富增收的不只張祥富一人。今年春季以來,踏青出遊小高峰讓九龍鎮旅遊業迎來了“開門紅”。“初步估計3月全鎮遊客接待量在1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800萬元。”九龍鎮鎮長張好介紹説。
創業者的熱情和穩定收入以及九龍鎮興旺的人氣,正是綿竹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以爭創“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為契機,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全面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直接體現。
綿竹旅遊業的發展還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提升了鄉村顏值。走進九龍鎮楊家院子田園社區,房前屋後綠樹掩映,小橋流水聲聲鳥鳴,抬頭望去,整片山水盡收眼中。“過去,我們村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落後,嚴重制約了發展,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經過改造的村莊一步一景,散發出生機與活力。”説起“景村融合”帶來的生活變化,村民李大哥露出了笑容。
在綿竹大力發展旅遊業助推鄉村振興發展的過程中,不少年輕人也陸續來到綿竹圍繞旅遊産業鏈進行創業。
“90後”姑娘何敏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先後在外從事過銀行、民警等職業的她選擇來到年俗村創業,“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淳樸的農耕記憶,也可以感受到寧靜的鄉村氣息。”
看準機遇的何敏選擇從“吃”這一環節入手,投資30萬在年俗村打造了一家名為“覓語”的休閒體驗館,“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待50人,雖然數量不大,但相信隨著年俗村影響力的持續擴大,我的店還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穩定下來,每年能有10多萬元的收入。”對於現在的收入,何敏顯得很知足,閒暇時她還會拍攝一些短視頻上傳至各大社交平臺,吸引遊客前來體驗。如今,從原材料採購到店裏用工,何敏都選擇“就地取材”,希望自己能為年俗村的發展作出一份貢獻。
“通過發展全域旅遊,更多的農村居民不再依靠外出務工就能實現家門口就業和創業,農村人口回流趨勢愈發明顯。”看著旅遊業不斷帶動著鄉村振興發展,綿竹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格外開心,“這證明我們走對了路子!”
近年來,綿竹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為抓手,持續推進景村融合、提升鄉村“顏值”。其間,綿竹實施了600公里田園綠道項目等旅遊基礎設施,串聯特色小鎮、農業園區、生態社區,集合旅遊景點、特色民宿、農家小院,打造了年畫裏、九龍裏、清平裏等一批鄉村旅遊綜合體,先後發展了600余家農家樂、300余家客棧民宿,推動清平鎮實現了“礦區變景區、家園變花園、顏值變産值”的華麗轉變,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路一景”的全域鄉村振興格局,成功創建了一批鄉村旅遊重點村、鄉村振興先進鎮、天府旅遊名村。(王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