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縣:結合傳統與現代 “指間·非遺”羌繡産業促進群眾就業增收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2-09 14:58:08編輯:邢春燕

羌族,被稱為“雲朵上的民族”,羌族沒有文字,羌繡便成為了一種特殊的記錄方式,花草、樹木、熊貓、老虎……在繡娘們的手中活靈活現。以前羌繡只是單純的家庭家族手藝,自己穿戴自己自足;現在,羌繡成為羌族婦女謀生求職的一技之長。
“我是從小在這裡土生土長的羌族女孩。從小到大,受到藏羌文化的熏陶,讀完大學之後就一直想回到家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然後就選擇了做我們民族手工藝。”理縣的羌繡傳承人張居悅講述著自己的經歷。“汶川大地震中,理縣羌族地區受災十分嚴重,大家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婦女們只能靠刺繡換取微薄的酬金。”大學畢業後的張居悅便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到家鄉,帶頭辦起了“喜悅藏織羌繡專業合作社”。一方面將羌繡文化與創意結合,把羌繡文化推廣出去;另一方面,帶動周圍婦女實現居家就業,發家致富。“差不多有三四十個婦女們長期的來做這個事情,像訂單比較多的時候,可能有上百個。”張居悅説。“非常開心能有這麼一個地方,平時我們在這裡做工,離家近,既能帶孩子上學,還能掙點錢補貼家用。”合作社一位工人説。

在合作社裏擺放著各式各樣的繡品,現代服飾、手包、抱枕、圍巾……張居悅一一介紹著:“羌繡是羌族婦女對生活的一種態度,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在剛辦合作社時,張居悅把繡片送到繡娘手中,慢慢的她發現大家的繡法都各有特色。只會簡單的縫縫補補的張居悅,參加了由理縣政府組織的羌繡技藝培訓,在羌繡啟蒙老師李興秀老師那裏,張居悅系統地學習了羌繡的各種針法。與此同時,她還深入羌區各個村寨,拜訪了各位前輩,收集整理羌繡的紋樣與技藝。
成立合作社,只掌握繡法還不行。繡品怎麼銷售出去也是張居悅要考慮的問題。“作為一名傳承人、創業者,一開始我並不懂行銷、不懂管理。經過一段時間摸索,慢慢的我們通過網上、淘寶店等平臺有了長期的客戶,同時我們也接受預定和定制。”“我們現在比較受歡迎都是我們傳統的紋樣,所以做創新也不能忘了原有的老手藝。”

在傳承羌繡的同時,張居悅更希望在以後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到其中,“因為現在我們大多數都是留守老人帶留守兒童。”
目前,張居悅成立的合作社採取居家靈活就業與集中生産相結合的方式,擁有繡娘200余人,長期與清華美院、上海美院、四川師範大學等高校合作,先後參加首屆全國大眾創新萬眾創業北京展、“大國工匠”英法意巡展、上海手造博覽會等國內外大型展出10余次,累計開展羌繡專業培訓400人次。合作社2020年實現營業額約50萬,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額約20萬,2021年被評為四川省省級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選擇在家鄉創業的還有肖平珍,于2016年在理縣薛城鎮較場村成立理縣嘉絨爾瑪藏羌繡裝公司。肖平珍與張居悅的創業模式有所不同,“我們主要從事機繡,能夠大批量生産,快速滿足客戶需求。”肖平珍自學電腦編程,利用電腦實現智慧化。“公司主要以訂單式,面向成都、阿壩等地進行生産銷售。因為客戶越來越多,公司正在擴大生産規模,今年新建了一處200平米廠房,用於放置新購入機床和産成品展示。”肖平珍説。據了解,理縣嘉絨爾瑪藏羌繡裝公司2020年營業收入70余萬元,利潤15余萬元。(張振 黃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