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遊仙:用“微”服務釋放“大”能量促社會基層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15 16:07:15 編輯:余淑萍 點擊:
看護患病老人、照顧留守困境兒童、開展心理輔導、救助流浪者……在遊仙,社會工作者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他們用專業的服務幫人們擺脫困境,用愛心驅除陰霾、溫暖人心。
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出臺,提出力爭用15年左右時間,基本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特色基層治理制度優勢充分展現。
令出惟行。近年來,遊仙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有關要求,立足基層需求,以解決思想問題為基礎,以建立健全體系為抓手,以壯大人才隊伍為支撐,將社會工作作為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方法,將社會組織作為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工具,大力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培育。
到目前為止,遊仙共孵化培育法人社會組織209家、社區社會組織152家,195人取得社工職業資格證,為加快推進全區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強大助力。

砥礪深耕努力打通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2020年,由韓家脊社區自主孵化的遊仙區萬事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
為實現通過社工組織加強基層治理的目的,這個專業社會組織將“社區矯正和輔導”列為機構重要的服務內容之一。
何為“社區矯正和輔導”?以萬事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安置幫教對象何某為例——2020年,何某因犯盜竊罪入獄,今年刑滿釋放返回韓家脊社區。為幫助其改過自新,韓家集社區將其納入社區安置幫教對象,萬事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立即介入,對其進行了到府走訪,開展問卷調查,詢問其目前的困難與需求。
隨後召開個案討論會,對其進行專業評估後發現何某經過服刑期間的教育和改造,再次犯罪的風險極低。
“那麼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正常融入社會,但何某學歷低、沒有別的技能,重新就業非常困難,並且他的心理上存在自閉、焦慮等問題。”萬事幫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我們就對其進行個案心理輔導,並組織他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以及韓家脊社區‘同心藍’抗疫志願者培訓等活動,幫助他進行心理上的調適和生活上的幫扶。”
筆者了解到,如今的何某,在多次志願服務過程中表現優秀且積極已被招募進“韓家脊社區志願者”隊伍中,可以在愛心食堂免費用餐,併發放一定的志願者補貼幫助其解決基本生活問題。目前,何某的安置幫教工作持續進行中。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社區治理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為堅持落實基層黨政主體責任,遊仙區將社會組織培育工作納入對區直部門和鎮(街道)黨建目標常態化考核,依據“一清單兩數量”原則開展監管工作,從“政府購買服務目錄清單、培育社會組織數量、政府購買服務數量”三方面開展考核。
同時,出臺《綿陽市遊仙區培育發展社會組織的實施意見》,以著眼地方實際、兜實民生保障、促進健康發展為原則,以政府購買服務為主導,在城市範圍內重點培育生活性服務型社會組織,在農村範圍內重點培育生産性服務型社會組織,大力孵化培育具有遊仙特色的科技、慈善等社會組織。
“我們依託社工站點開展常態化需求收集工作,形成‘需求清單’。”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並協調財政部門常態化開展政府購買服務聯席會議,對接“資源清單”,找準適合社會組織承接的重點,形成“項目清單”,將三張清單進行對接,找準發力點。
傾力培育精心構築社工人才發展優勢
日前,遊仙區舉行首屆“新學習•心分享”社工人才主題沙龍活動。活動圍繞區社會工作服務體系建設、“五社聯動”模式、社工總站和社工站的使命等方面對遊仙的社會組織工作者進行了授課。
“希望通過舉辦這樣的社工沙龍活動,讓我們全區社會工作者有一個溝通、交流、共同學習和提高的平臺,希望借此機會為我們全區社工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從而讓我們的社會工作體系有更好的人才支撐。”區民政局黨組成員、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副書記李彥彥説。
窺一斑而知全豹。去年9月,綿陽市遊仙區仁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正式運營石馬鎮社會工作服務站。在入駐之時,仁愛相關負責人對石馬轄區內的持證社工數量進行了調查,發現轄區內僅有一名助理社工師。
如何對社區工作者進行賦能,提升其社會工作服務的專業能力,成了仁愛第一難關。
“在政府的幫助下,我們對全鎮社區工作者進行了走訪調研,發現其對社會工作服務的理解及專業知識欠缺,於是結合實際,制定了社區工作者專業培養3+1計劃,通過聘請專業老師培訓、鼓勵其參加公益創投大賽、在各社區開展微型社區服務項目化認領試點、鼓勵社區工作者參加全國社工人才職業資格考試。”仁愛相關負責人介紹。
短短一年的時間,石馬鎮社工站現已培養出8名助理社工師,2名中級社工師,不僅提升了轄區內社區工作者的專業能力,更為後續開展專業社會工作服務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印發《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通過培訓班、交流會、活動周等方式提升培育方式多元度;聚焦養老福利、未成年人關愛保護和社會治理等群眾最關切的需求,開展針對性治理活動......
遊仙切實把社工人才培養運用責任壓細壓實,出臺提升業務能力、落實薪酬待遇、建立表彰制度等所有政策,促進社工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推動各類資源向社工人才傾斜,切實打消社工人才“職業前景顧慮”。
此外,每年組織村(社區)和社會組織工作者開展社工職業技能培訓,邀請相關群體共同參與社工人才主題沙龍,促進社工人才交流,提高實務工作技能。並開展社工周主題宣傳,結合重要節日,表彰優秀社會組織和個人。
對於社會組織以及社工人才的培育,遊仙目標堅定——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專業化、職業化社工人才隊伍。
“我們力爭到2023年,實現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持證率達到45%,到2025年,全區培育300名以上持證社工。”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滿懷信心。
堅定前行匯聚社工力量真情服務群眾
五月底,遊仙區涪江街道韓家脊社區建立的綿陽市首個社區慈善微基金正式成立並啟動。
活動所發佈的社區首批慈善項目之一——“慈善守護·托起蝸居拾荒人的明天”個案服務項目,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期,涪江街道社工站的工作人員通過多次走訪,了解到現年66歲患有先天肢體、語言二級殘疾的蝸居拾荒老人鐘某某一家家境困難。在他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裏,還住著一個殘疾人哥哥和一個殘疾人弟弟。相依為命的兄弟三人,除了低保之外,平時靠撿拾垃圾為生。
成為首批慈善項目的服務對象能為老人帶來什麼?通過多次溝通交流,涪江街道社工站詳細了解到老人的基本情況及需求,決定通過“一對一”的個案幫扶。首先是改善他的居家環境,開展有針對性地心理調適計劃,調整服務對象心理健康水準。其次通過醫療診斷、愛心送餐、愛心理髮等養老服務,改善他的生活品質。最後通過鼓勵老人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讓他在志願者活動中重拾信心,從而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在此項目中,我們充分運用‘五社聯動’機制,集社工、社區、社會慈善力量、社會志願者、社會組織的強大合力來提供服務、解決問題,‘五社聯動’機制也是我們之後開展工作的重要引領。”涪江街道社工站相關負責人表示。
遊仙的社工,正在以“助人自助”為宗旨,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理念、知識和方法,為全區有需要的群體提供困難救助、矛盾調處、人文關懷、心理疏導、行為矯治、關係調適、資源協調等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作為一名社工,我要學會用真情融化隔閡、用耐心溫暖人心,走進群眾,幫助群眾,共同治理好我們大家的遊仙。”遊仙區社工紛紛表示。
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培育扶持本地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打造服務項目團隊,提升持證社會工作者人數,傳播社會工作理念,協助屬地鎮(街道)培養村(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提供能力提升、督導支援、資源對接等服務。
高起點築牢基礎,新起點再開新局。遊仙社會工作之路,道阻且長,唯有緊跟時代、緊抓機遇、堅定前行,不斷提升和完善遊仙的社會工作服務體系,方可讓社會工作在城市治理、鄉村振興中持續發揮作用,努力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貢獻。(周鈺/圖片由遊仙區民政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