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梓潼縣堅持把“以工代賑”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銜接起來,改善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促進貧困群眾就地就業增收,在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方面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
日前,筆者在梓潼縣演武鎮小亭村“以工代賑”施工現場看到:一台挖掘機正在平整路面,已完成接近3公里,即將鋪設水泥路面。小亭村兩委組織脫貧戶、困難戶對道路邊溝進行清理。據介紹:該項目可為當地群眾提供63個就業崗位,預計發放勞務報酬約109.95萬元。提供後期管護公益性崗位3個,長期勞務崗位40余個。脫貧戶羅成俊便是其中一位。演武鎮在小亭村脫貧戶羅成俊説:“‘以工代賑’這個項目,能夠讓我在家門口一年掙到1萬多塊錢,能夠保障家庭開支。作為我個人來説,經濟收入有保障,我心裏感到非常滿意。”
在演武鎮實施的“以工代賑”項目連通“柑橘+生豬”種養迴圈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內容包括改建道路3.85公里,産業便道2.61公里,排水溝1.67公里,糞污消納池2口,容積1000立方米。演武鎮興演合作社理事長鄧有興説:“原先這條路是泥巴路,果農運肥料、賣果難得很,一下雨就拉不出去,滯銷。通過‘以工代賑’這個項目實施過後,道路通,水源有保障,興演合作社3000多畝水果可以增加10%的收入,每年可以為合作社、果農增收産值200萬元以上。”
“以工代賑”項目的實施能有效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培育壯大主導特色産業,保障農民穩定增收。通過交通條件的改善,優化項目區産業結構,柑橘基地連片發展可達到5000畝,年均銷售收入約3300萬元,凈收入800萬元,為實現“一産促二産帶三産”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演武鎮便民中心主任白雪説:“演武鎮政府作為項目業主,切實做好勞務組織、報酬發放和技能培訓三大內容,實施項目全過程的監督管理,確保‘以工代賑’項目按時按期、保質保量完工,真正發揮‘以工代賑’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原動力。”
按照利用好農村土地、産業、勞動力資源、政府資源和企業資源的工作思路,“以工代賑”項目完工後,演武鎮將項目形成的固定資産交付小亭村和紅岩村村民委員會。通過“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明確興演合作社作為柑橘産業園的責任主體,負責基地建設運營管理,佔股60%;小亭村、紅岩村村民委員會作為管理主體以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入股,按照6:4的比例佔股40%。村內紅利分配採取“村集體經濟積累+本村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員”的分配模式,按照4:6的比例進行分配(40%作為村集體經濟積累,60%作為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成員分紅)。村集體經濟積累按照8:2的比例進行再分配,80%用於支援村集體産業發展,扶持農戶産業發展,20%用於公共設施維護、設立公益性崗位等,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以工代賑”是我國開髮式扶貧和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政策舉措,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建設內容包括縣鄉村公路、農田水利、人畜飲水、基本農田、草場建設、小流域治理,以及根據國家要求安排的其他工程等。在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提高農村群眾工資性收入水準、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內生動力等方面發揮獨特而重要的作用。梓潼縣按照“應用盡用、能用盡用”的原則,盡可能多地通過實施“以工代賑”項目,全面支援務工人員勞動技能提升,做到“授人以漁”,幫助群眾就近務工實現就業增收。同時通過“以工代賑”項目建設一批農業農村中小型産業基礎設施,改善貧困鄉村生産生活條件。2022年,梓潼縣爭取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以工代賑項目4個,爭取資金1541萬元。共實施以工代賑項目4個,總投資1666.2萬元(其中央省資金1541萬元),預計發放勞務報酬312.106萬元,分別在演武、文昌、雙板、長卿等4個鄉鎮實施。(林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