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歲的胡祥雨1999年參加公安工作,現任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教導員,2019年至今,他找回失蹤被拐兒童235名。2021年,為方便老百姓識別,讓尋親家屬有門道,讓群眾尋親有依靠,綿陽市公安局設立了專門負責打拐尋親工作的“胡祥雨工作室”。胡祥雨也因此被尋親群眾譽為“打拐英雄”,也被找家失蹤被拐兒童親切地稱為“有溫度的胡叔叔”……
胡祥雨先後5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20年、2021年,被市、省婦聯授予“全市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省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踐行初心
他找回235名失蹤被拐兒童,5歲女兒抱怨:你只關心被拐賣的孩子
當失蹤、拐賣、離散不幸降落一個家庭的時候,這個家便墜入了痛苦深淵。為了尋找丟失的孩子,這些失親父母終年奔走在茫茫人海裏,他們渴望能得到警方相助,增加一線尋親的希望……
多年前,偶然看到一檔尋親電視節目的胡祥雨,被節目中親人久別重逢後團聚的畫面深深地感動了。助力尋親者團圓之夢,在這一瞬間,就像春天的一粒種子,在他的心底生根發芽。2019年,單位人事調整,胡祥雨到刑偵支隊一大隊工作,他隨即主動向組織提出負責刑偵反拐工作。
“我有一個願望,就是要幫助所有孩子失蹤的家庭實現團圓。”這是胡祥雨從未改變的初心。
四年來,他不分忙閒,不捨晝夜,在現實社會中和網路世界裏幫助失蹤兒童回家。2019年找回失蹤被拐兒童26名,2020年找回41名,2021年找回142名,2022年1月至今找回26名。
2021年,在綿陽市公安局支援下,設立了“胡祥雨工作室”,胡祥雨以工作室為依託,招募了全國各地反拐尋親志願者300余人,廣泛發動和借助民間及網路力量有效開展社會化宣傳、線索收集初查、樣本採集等工作,助力綿陽公安反拐尋親工作的廣泛開展。
在一場團圓認親儀式上,一位苦尋孩子35年未果的母親向胡祥雨建議,建一個公益微信群幫助大家尋親,他欣然接受了這個提議,當即成立“團圓綿陽-我們在行動”微信群,推動形成警民協作、一路同行的濃厚反拐尋親氛圍。
從此,胡祥雨就把自己的時間分割成了兩塊。上班,協調本地打拐資訊處理,涉拐情報研判。業餘,就投身到微信群的網路公益尋親中。現在,他的手機裏有900多個尋親微信網友,幾十個尋親群組,平均每天接到各類尋親求助電話和資訊上百條。對於尋親網友提出的每個問題,胡祥雨都會耐心及時地予以答覆和幫助。
“爸爸,你都好久沒帶我去公園玩了,你是不是只關心被拐賣的孩子啊……”胡祥雨把大量休息時間用在反拐尋親工作上,剛開始家人還不理解,5歲的小女兒更是頗有怨言。
不過,讓胡祥雨欣慰的是,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團聚,家人慢慢理解了他,並引以為傲。
創新方式
他集合網際網路、公安資訊,實現打拐工作資訊化
反拐尋親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卻困難重重。在所有尋親中,所尋找的人大多與親人離散十年以上,尋人線索可能只是一個模糊的地名、人名,甚至是乳名綽號。特別是被拐兒童,沒有照片、沒有記憶,有時尋人辦法都使完,公安資源都用上,也不一定有結果。在茫茫人海中搜尋、分析比對線索,是一項非常枯燥單調的工作,從繁雜海量的資訊中找到有價值線索難度更大。
尋親人的期盼,胡祥雨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了讓失散家庭早日團圓,胡祥雨在具體的反拐尋親線索核查中,集合網際網路、公安資訊、人像比對,實現了打拐工作資訊化。
2020年初,1988年被拐賣到江蘇的馮某(當時6歲)在網上尋親。胡祥雨憑著馮某提供的對綿陽人民公園以及老家周邊環境的依稀記憶和姓氏,通過海量資訊查詢,初步確定拐出地為涪城區塘汛鎮,並經深入當地村社開展入戶摸排,最終讓馮某與親生父母成功團聚。
2021年7月,一對雙胞胎女兒被拐32年的王某夫婦向工作室尋求幫助。胡祥雨立即為王某夫婦採樣並開展調查,經過3個月的層層篩查、抽絲剝繭,發現福建廈門人汪某銀(女,34歲)與王某夫婦DNA數據相似,汪某銀與安徽人趙某珊(女,34歲)人像相似度達98%。隨即四川、福建、安徽三地警方協作,成功找回兩個孩子。
一個又一個家庭的團圓,與打拐工作資訊化密不可分,同時也與時俱進地轉變了綿陽公安打拐警務模式,使綿陽的反拐尋親邁上了快車道。
以人為本
被尋人不配合,他真誠勸慰,歷時半年助一家團聚
事非經過不知難。
1998年,安縣唐某夫婦之女唐某冉(1996年出生)在桑棗鎮失蹤。2021年初,通過DNA盲比、核查,確認唐某夫婦與河北人王某蕓具有親緣關係。
然而,因王某蕓對自己身世毫不知情,不願意相信自己被拐,於是極不配合民警工作。胡祥雨歷時半年,一方面與其親生父母、養父母深入交流,解除了親生父母、養父母的諸多顧慮。另一方面與王某蕓通過微信聊天進行心理引導,逐漸使其承認和接受了親生父母。同年6月,胡祥雨代表綿陽公安在北京為唐某夫婦和失散23年的女兒舉行了認親儀式。
類似案例,在胡祥雨反拐尋親過程中,不勝枚舉。甚至,在一些被拐賣兒童比較集中的地方,收養家庭、當地居民對相關話題非常敏感,還會對公安機關倍加防範。為積極穩妥推進反拐尋親工作,避免引發失蹤被拐兒童與原生、收養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糾紛,調查人員只能謹慎地進行排查、走訪、詢問、比對、溝通等工作。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反拐尋親工作再繁瑣艱難,胡祥雨心中首先想到的是真誠。為此,胡祥雨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密切聯繫群眾、深入依靠群眾開展工作。他通過電話、微信、短信以及專程赴外地登門走訪,面對面交流等多種方式,與失蹤被拐兒童及其家庭成員保持長期聯絡,循序漸進地開展思想勸慰和心理疏導工作,以真摯換信賴、以誠心換信心,順利爭取到失蹤被拐兒童與收養家庭的配合,用有溫度的工作方式,實現了離散家庭的和諧團圓。
專項行動
200多個家庭圓了“團圓夢”,他説這是“對愛堅持的結果”
每當找到一個失蹤兒童,謙虛低調的胡祥雨將其認定為“對愛堅持的結果”。正是因為心中有愛,在“團圓行動”、打拐行動等專項行動中,胡祥雨取得了斐然的成績。
2021年,公安部決定在全國開展反拐“團圓”行動。胡祥雨篩查有價值的尋親線索2000余條,幫助142名兒童找到親生父母,幫助66名婦女和成年男性找到了失散多年的親人,使200多個破碎的家庭圓了“團圓夢”,為失散家庭舉行認親儀式75場。
繼2021反拐團圓行動以後,公安部決定2022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在全國範圍深入開展打拐專項行動。1-4月,胡祥雨反拐團圓工作室繼續發揮重要作用,共找回各類失蹤被拐人員26人。工作室採集尋親人血樣502份,通過DNA技術、新技術篩查、人像比對、偵查摸排、公安資訊化核查等手段,目前已確認親緣關係父母子女19對。同時,胡祥雨用心開展思想勸慰工作,積極爭取尋親與被尋人之間實現雙向奔赴。
胡祥雨説,每當尋親成功後,看到離散多年的親人久別重逢的淚水,心中那份充實和成就感就會讓他覺得有價值,很快樂,反拐尋親這件事不論多難也要一如既往地做下去。(岳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