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聖燈社區地處永昌鎮城區與農村交界處,境內基礎設施建成時間長、設施設備老化、歷史遺留問題多、人員結構複雜。為解決矛盾糾紛較多、轄區車輛亂停亂放、污水亂排、環境臟亂差等問題,聖燈社區積極探索,以“四心”工作法為抓手,著力打造社區基層治理新陣地,有效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紅心向黨 助推黨建引力凝聚治理合力
優化組織架構,發揮黨建統領作用,設置“社區黨委—片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架構,將黨組織鏈條延伸至小區樓棟,形成上下聯動和各司其責的組織格局,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同時以社區黨組織為“軸心”和紐帶,推動社區黨組織與學校、銀行等駐區單位黨組織共建互補,合力打造“功能型黨組織”,形成區域化大黨建工作格局,凝聚駐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合力。
強化幹部提能,實施“羌山領頭羊”計劃,2名社區幹部學歷提升至本科,選派1名年輕幹部到鎮機關頂崗鍛鍊。構建“源頭儲備+定向培養+定期選拔+提能塑型”的鏈條培育機制,梳理退役軍人、返鄉務工人才、致富帶頭人、畢業大學生五本台賬,暢通幹部選拔渠道,梯次選優配強組織力量。
固化組織保障,完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親民化改造,推動“四心”服務融入社區治理各個環節。全面推行社區幹部專職化管理,將社區幹部納入“三化一型”管理,完善“固定報酬+績效報酬”制度。採取黨建聯建,與爾瑪社區結對,合力打造專業社工工作室,讓老城與新城社區間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慧心為民 助推紐帶肌力激發治理效力
優化環境提氣質。聚焦社區房屋老舊、環境較差的現狀,爭取3930萬項目資金對26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提升房屋風貌,升級基礎設施。大力開展農貿市場整治行動,拆除違章建築4700平方米,增設果皮箱26個,集中精力解決市場秩序混亂的煩心事,營造環境優美、和諧有序的居住環境。
靶向發力解民憂。推進“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等大數據全面接入綜治中心。健全留守兒童、獨居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檔案,建立社區幹部分類聯繫機制,經常性到群眾家中開展“龍門陣”活動,通過拉家常掌握群眾困難。充分利用民政資金、困難退役軍人關愛幫扶基金、黨員幹部蘭輝基金等專項資金,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兜底,幫扶臨時困難群眾96人,幫助群眾解決問題25個。
科技賦能連民心。開設社區書記“心連心”抖音直播間,定期直播宣講政策、社區大小事務,接地氣地傳遞黨的政策和聲音,形成良好溝通機制;群眾“點播”,書記點對點解疑答惑,主播打賞金存入“公益基金”用於公益事業和幫困救弱,社區溫暖和諧的氛圍逐漸濃厚。開通"24小時online"統一服務熱線、全天候線上微信,群眾遇到任何急事緊事、大事難事,通過電話熱線或微信聯繫,保證24小時不掉線,“居民呼叫,幹部立到”。
律心正氣 助推法治剛力增強治理內力
打出矛盾化解組合拳。建立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隊伍,將社區劃為10個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2名,做到大事不出“網”,小事不出“格”。打好化解積案的“七個一組合拳”,按照一件信訪積案、一名包案領導、一個化解工作小組、一次協調會交辦、一套穩控措施、一個解決期限、一個與信訪人見面三次的要求,變群眾陳情為幹部下訪,對歷史遺留問題依法依規進行有效處置。有效化解市場臟亂、交通擁堵、違章搭建等群眾多年急難愁案件3件,矛盾糾紛24起。
打造法治宣傳多陣地。在步行街中心地帶建設法治長廊,圍繞“法治無訟、自治無亂、德治無紛”主題,重點打造古文論法長廊和小微權力清單漫畫告示牌,將法治元素與廉政元素、古文素材與法治文化融為一體。打通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通過與鎮內司法所、律師簽約,為轄區群眾提供法律援助、律師公證、人民調解等全方位、家門口式的“坐診”“問診”和“定制”法律服務,將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制度建立以來,共解決家庭、鄰里等大小糾紛共20余起。
匠心提質 助推為民韌力釋放治理潛力
先進典型引領鄉風文明。開展“最美系列”評選表彰活動,宣傳最美鄉賢、最美聖燈人、最美家庭等一批先進典型24例,在社區內營造弘揚家庭美德,營造學先進的濃厚氛圍。
紅色茶園構建和諧氛圍。利用河堤茶園集中、資訊傳播快的優勢,發揮黨建引領優勢,建強紅色陣地,組織優秀黨員和德高望重的鄉賢開展“輪流壩壩茶”“我為社區獻一計”等活動,讓紅色茶園成為傳遞黨的聲音的有力陣地,成為矛盾糾紛化解的溫馨橋梁,幹部群眾魚水情深的緊密紐帶。
志願服務凝聚溫暖人心。結合開展“雙報到”,開展機關黨員主動認領“黨員服務崗”活動,在社區“智慧北川”APP開通“鄰里守望平臺”,實施“黨組織下單、居民點單、黨員接單”的先鋒定制服務形式。結合“新沐計劃”實施,組建“六心隊伍”開展N小服務,匯聚治理民心、抗疫行動、孝老行動、清潔家園行動等志願服務活動35場次。(黃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