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資金投入、實行同獎同懲、發動群眾參與……涪城區對標對表加快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提質,圍繞“一年轉形象,兩年見質效,三年大變樣”目標,探索實施《涪城區深入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提質三年行動13條措施》。
每年不少於30億 加大提質增效的民生投入
“十三條”明確區財政每年統籌投入不少於10億元財政資金,用於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及維護。區級國有平臺公司結合各自業務範圍,謀劃儲備、加快實施一批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每年完成投資不少於20億元。
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交通運輸局、區生態環境局等部門也將加大提質項目包裝和對上爭取力度,實現每年對上爭取資金保持20%增長。
2022年,四川涪創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96億元,完成綿陽市綿州記憶旅遊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建設項目、躍進路歷史文化街區項目建設;富誠集團計劃投資2.5億元,完成或推進臨港經濟發展區(范家村片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中國科技城(綿陽)科技物流産業園啟動區縱七路至高新區道路建設工程等5個交通提升項目;涪城財政、平臺公司將計劃投資近40億元,用於環境提質相關的68個項目建設。
一環路高架橋(涪江二橋)下的“七彩遊園”口袋公園正在加進建設,工人分佈各處,修建雨水井、加固電纜溝、栽種景觀樹……七彩遊園是目前城區佔地面積最大、功能區域最多的口袋公園施工地,佔地約19畝,目前工程進度已經進入後期,預計今年8月完工。
2022年結合城建攻堅、花卉運用和三年提質工作,涪城區計劃投入財政資金2600萬元,完成二橋、富臨橋節點等13處口袋公園建設及綠地提升,進一步提升城市“顏值”。
十佳鎮街補助100萬 落實嚴格精準的獎懲措施
“十三條”明確進入“全市十佳鄉鎮(街道)”的鎮街,加單位目標績效分3分,由區財政給予100萬財力補助;被評為“全市十差鄉鎮(街道)”的鎮街,扣減單位年度目標考核分3分,連續兩次,主要負責人將被問責……“十三條”還對村(社區)一級也作出了每季度10萬元獎勵、加減所在鎮街績效分、問責相關責任人等獎懲規定。同時,與市級、區級評選有關的相關部門、聯繫單位,也同步接受表揚或批評,加、減績效分。
青義鎮最美、最差村(社區)的評選活動,是“十三條”措施中“鮮明獎懲導向”“評比村(社區)實效”“實行同獎同懲”的生動實踐。經過交叉檢查、復核程式等多輪評比,西園村在整治違建、道路整治、美化環境方面亮點頻出,綜合得分98.8分,成為首月“最美村”,獲得流動紅旗,並獲獎金2000元。目前這類評選活動已經在全區蓬勃開展。
民約、公約齊帶動 營造全民參與的濃厚氛圍
涪城區在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方面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營造全民參與濃厚氛圍。新皂鎮劉家坪村率先展開了行動,探索設立了“清潔衛生互評機制”,實行“月度普查、季度抽查、半年獎勵”,群眾通過參與提質行動進行積分,在“文明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有效帶動老百姓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通過分組設立公益性崗位,聘請困難群眾擔任保潔員,負責公共區域清掃和垃圾收納,形成了“戶分類、組集中、村轉運”的運作機制。
劉家坪村的全員發動機制不是個案。涪城區各村(社區)將“五清、四定、四化”工作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社區公約,靈活採取多方面、多層次、多途徑的宣傳方式,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先後涌現出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
“十三條”舉措還對加強典型宣傳作出規定,要求各級各部門深挖提質行動工作亮點和先進典型,利用各類媒體集中向社會展示工作成果,集中曝光一批環境臟亂差的問題及提質行動推進緩慢的單位,推動形成人人參與環境綜合提質的良好社會氛圍。(市住建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