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茶葉産量銷量都增加了,我們要培訓更多技術人員,共同把小茶葉發展成大産業。”日前,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人大代表謝春梅忙著培訓手工制茶及茶藝學員,學員可自主創業,也可在基地就業。謝春梅僅是當地人大代表發揮引領作用、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去年以來,北川各級人大代表與茶農心連心,為持續做大做強茶産業、加速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依託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茶葉成為北川鄉村振興的主導産業。全縣有各級人大代表222名,如何凝聚代表智慧,助力産業升級?去年,北川專門建立專班運作和鏈長制推進機制,由省人大代表、縣委書記李昊天,市人大代表、縣長周福蘭擔任茶産業發展工作專班“雙組長”,並由市人大代表、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光輝擔任茶産業鏈鏈長,為發展壯大茶産業提供堅強的組織領導;出臺了《北川羌族自治縣茶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意見(試行)》等系列政策,建立了《地理標誌産品北川苔子茶》《北川産業生産技術規範》等品質標準,整合了財政及社會資金1.5億元投入茶産業發展,促使北川茶葉園區被納入四川省現代農業園區培育計劃。
在北川茶業發展中,50余名縣人大代表成為中流砥柱。“他們或領辦茶葉企業,或從事技術研發,或進行宣傳推介,或成為種植大戶,催生茶葉企業27家,夯實了産業基礎。”縣人大代表高飛告訴記者,他從事茶産業已20餘年,通過發展基地、制售茶葉、創辦品牌、活動體驗等形式,推動産業融合發展。記者了解到,全縣通過“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在擂鼓鎮、曲山鎮、陳家壩鎮、都貫鄉建立茶葉現代農業園區1.6萬畝;培養種茶、採茶、制茶、品茶等專業技術人員60余人,帶動就業150余人,年收購鮮葉1180噸。
一邊投身發展,一邊出謀劃策。去年,縣人大代表吳興翠提出了《關於提高北川茶葉品牌和品質的建議》。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新建標準化茶葉基地6000畝,引導茶葉企業購置現代化加工設備661台(套),與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合作,實施“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雙品牌戰略,建成全縣茶葉展示展銷中心……一套“組合拳”提升品牌品質。
“自去年換屆以來,共收到各級人大代表關於茶葉産業發展意見建議16條,辦結率和滿意率均100%。”縣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建言獻策推動當地黨委、政府以“非遺+羌茶+旅遊”“産學研一體化”等方式促進産業融合發展,讓更多群眾在茶産業鏈上受益。同時,以謝春梅為代表的鄉(鎮)人大代表紮根山村謀發展,深入群眾聽民聲,累計調解茶園邊界糾紛等矛盾80余次,推動全縣8.5萬畝茶園、2萬餘株“苔子茶”老茶樹得到有效管護,年新增標準化茶葉基地5000余畝。
各級人大代表凝心聚力,換來實實在在的成效——北川茶産業邁入發展壯大的快車道,去年全縣茶葉總産值達到3.39億元,帶動茶農增收4500余萬元,同比增長約15%。接下來,北川將充分調動人大代表等各方積極性,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全縣標準化茶葉基地面積達到10萬畝,總産值突破10億元,培養2-5家鏈主企業,推動茶業高品質發展。(綿報融媒記者 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