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和手機一直都在自己身上,但卡裏的錢卻憑空消失,時不時還收到扣款短信提示,遇到此類情況你是漠視還是及時報警?近日,重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巴福派出所接到一男子報警稱“我的銀行卡裏的幾千塊錢不見了,莫名其妙的就轉走了……”民警初步判斷錢是被他人轉走,立即將報警人接回所裏了解詳細情況。
銀行卡、手機不離身,賬戶卻莫名轉賬
經過進一步調查,得知報警男子白某係轄區某廠區工作人員,于10月1日詭異發現自己的招行賬號有一筆4500元的支出,但是白某本人並沒有進行任何操作,且也不是到帳自己微信。白某感到不解,立刻查看了自己這段時間的資金進出,發現9月30日淩晨1時許還有兩筆支出,一筆500元,一筆2000元,但當天賬號還有兩筆資金轉入,分別是1000元和2000元。
當下白某認為工資卡變動是常有的事,且有數目也是有進有出,也就不大注意核對,更沒想到要報警。直到11月3日,白某的4500元一直沒有回來,且在家人的不斷催促下,這才報警求助。
細心偵查發現端倪
民警查看了轉賬明細,發現轉出的錢分別到了兩個不同的微信賬號,其中有一個還是白某認識的好友,白某稱此人是自己高職同學方某,白某的銀行卡發生異常轉賬時兩人在同一個廠區上班且住一個宿舍。民警通過分析,初步鎖定嫌疑人方某。
經偵查,民警得知方某現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住在北碚某公租房,1月7日14時許,巴福派出所民警趕到公租房,並在小區門口找到嫌疑人方某,民警向其表明身份之後,方某知道盜取工友的錢的事情可能已經敗露,於是方某表示配合民警。
以解凍QQ號為由,刷臉盜取另一名工友的錢
民警在調查中得知,除了白某之外,還有一位受害人,是同在該廠區上班的黃某。後民警聯繫到黃某,並通知其來到派出所詢問詳情,原來黃某近期也有一筆6000元的扣款記錄,且自己對此筆扣款去向不清楚。黃某稱自己從未將自己的銀行卡密碼或微信密碼告知他人,只記得之前同在一個職高讀書的同學,也就是方某找過他幫忙刷臉驗證,解凍QQ號。黃某稱自己開始還是很謹慎,怕被騙,但經不住方某的軟磨硬泡,在一個時間段多次刷臉,後收到扣款資訊後,黃某找過方某,詢問到底是怎麼回事,方某稱過段時間錢會退回來的,黃某也就沒有追究了。後來這件事因為自己也説不清楚,方某後來也離開廠區了,就一直沒有報警處理。
同學之間的信任,導致方某為所欲為
那麼,方某到底是怎樣做到,將白某和黃某銀行卡的錢變成自己的呢。方某稱,因為和白某、黃某是一個學校出來的,且又在一起上班,平時關係也還不錯,白某和自己是同一宿捨得,知道白某的銀行卡身份證常放在床下的抽屜中,方某缺錢花,便起了歹心,趁白某睡覺,拿過白某手機的電話卡,還有銀行卡、身份證,將銀行卡綁定到自己新註冊的微信,通過微信轉賬獲得。後又使用同樣的方法對黃某的銀行號進行微信綁定,盜取白某4000元,黃某6000元,總計10000元。
目前,方某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民警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白某和黃某被盜的錢已被追回,二人表示,他們萬萬想不到最信任的同學竟然這樣悄無聲息的利用他們的信任盜取錢財,幸好公安機關的及時破案,在挽回他們的錢財的同時,也給他們的成長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1月24日上午,黃某將一面繡有“追贓免損,執法為民”的錦旗送來到巴福派出所,由衷感謝民警深挖案件並追回其被盜的6000元錢。
民警提示:現如今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手機支付帶給人們不少便利,同時也隱藏了不少的隱患。手機上有不少個人資訊及重要的財産資訊,在使用手機時一定要注意設置手機密碼,同時保護好個人資訊,勿輕易將手機給他人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龔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