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墩遺址發現長江上游最早水稻田 4500 年前古蜀先民就種植水稻了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1-06-08 09:33:13編輯:劉婷婷

寶墩古城遺址
寶墩遺址黃土臺地的房屋與可利用低窪區域的墓葬。

寶墩古城遺址
水稻田遺跡。

寶墩古城遺址
寶墩遺址出土的碳化水稻。

寶墩古城遺址
碳化竹片。

寶墩古城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發源地,奠定了古蜀文明、“天府之國”農耕文明的經濟基礎,也是研究三星堆文明起源的重要線索。
6月7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新津寶墩遺址最新考古成果——繼近年在遺址內發現了4500年前的碳化水稻等植物遺存後,考古人員在2020-2021年度考古發掘中,發現了成都平原最早的水稻田遺跡。
這處稻田遺跡約600平方米,考古人員從生物指標上檢測出該區域地層中有大量水稻植硅體分佈。這也是長江上游首次發現4500年前的水稻田。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工作站副站長唐淼認為,寶墩遺址的最新發現勾勒了一幅“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天府田園畫卷,對了解長江上游史前人類生活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A
寶墩古城西南部多處證據指向該地層為水稻田
位於成都新津的寶墩遺址,是迄今發現的中國長江上游地區時代最早、面積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成都平原上人類第一次大規模定居生活的地點。
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工作站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在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區域內,清理出了灰坑68個、灰溝8條、墓葬5座,墊面遺跡1處、護坡遺跡1處,出土數以萬計寶墩時期陶片及幾十件石器。而其中最大的成果,便是發現寶墩時期的水稻田遺跡。
唐淼介紹,這處水稻田遺跡發現于寶墩古城的西南部,目前揭露約600平方米。考古人員在發掘到此處時,發現了異樣——這處距離地表2米左右的水準地層與人類活動過的常見地層相比,看不到陶片、紅燒土、碳屑等遺物,土層相對純凈,土質則與湖沼中的淤泥頗為相似。更讓考古專家驚訝的是,在這處地層中還發現了大量鐵錳結核。這是一種鐵、錳氧化物的集合體,類似于鐵銹顆粒,它需要在飽氧與厭氧交替的環境中才能形成。“這一資訊提示我們,該地層不是簡單的湖沼堆積,可能與水稻種植時灌水、放水環境有一定關係。”唐淼説,他們及時在該地層中採集了兩件土樣標本送到中科院檢測,同時在發掘中關注與水稻種植相關的遺跡。果然,在對這一區域採取大面積保留、小面積解剖的發掘中,考古人員繼續發現了1條與該區域相連通的水溝遺跡,1條疑似田埂遺跡,多處疑似水稻根窩遺跡。
更確鑿的證據來自於對土樣標本的檢測。唐淼介紹,檢測結果顯示,這片地層中有水稻植硅體分佈,“可以説從生物指標來講,該地層已經基本可以判定為水稻田。”為了進一步支撐這一初步判斷,考古人員已對地層土進行系統採樣,下一步將系統檢測進行最終結果的確認。
B
從碳化植物種子浮選倒推古蜀先民遷徙地圖
在寶墩遺址發現稻田遺跡之前,從事科技考古的工作人員曾對寶墩遺址、三星堆遺址等多處遺址發現的上萬粒種子進行研究,發現了稻穀、粟、黍等不同的植物種子。尤其在對寶墩文化相關遺址的碳化植物種子進行浮選時,發現稻穀數量佔絕對優勢,佔所有種子的半數以上。唐淼表示,正是稻粟兼作的農業體系以及家豬的養殖,奠定了古蜀文明甚至天府之國農耕文明的基礎。
從古蜀先民主食種類的變化,或許可以倒推出一幅他們的遷徙地圖。
寶墩文化,距今約4500-3700年。寶墩先民的主要來源,被認為是來自西北甘肅、青海地區的一支。這是因為在距今約5300-4800年的茂縣營盤山等遺址,發現了大量接近黃土高原仰韶文化及馬家窯文化出土的彩陶器物。此外,通過體質人類學鑒定,營盤山人的頭骨,具有典型的古代西北人群特徵,這群來自西北地區的先民在岷山峽谷留下了二三十處遺址,卻因為彼時成都平原腹心多河流沼澤,遲遲未敢進入。到了什邡桂圓橋文化(距今約5100-4600年)時期,考古人員在遺址的最下層,發現了和營盤山遺存相似的器物,説明這群西北先民已開始嘗試著進入成都平原。
回到植物種子浮選,也能看出蛛絲馬跡。桂圓橋遺址最下層的種子浮選中,僅見旱作植物的種子。然而到了寶墩遺址,考古人員從土壤中浮選出了粟、黍等種子,水稻的種子佔了大多數,這説明當時水稻已經開始成為主要農作物。
“變化的原因,可能是長江中游人群的進入。他們帶來了水稻種植以及築城技術,築城術可幫助人們抵禦洪水,而稻穀也是沖積平原上的理想農作物。”唐淼説,根據動物考古,考古人員還發現寶墩先民已開始馴化和飼養家豬、狗等家畜,其中飼養家豬成為獲取肉食資源的主要手段。農業生産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食物的富餘,極大促進了成都平原史前文化的發展,至寶墩文化三期,以郫縣古城、溫江魚鳧城為代表的大量寶墩文化遺址在成都平原腹心地帶涌現。
C
三星堆文化與寶墩文化有無關聯?
正在持續發掘的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以大量精美文物吸引著公眾關注。三星堆文化的發展,和寶墩文化有無關聯?唐淼認為,三星堆文化是在本土寶墩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原文明、長江中下游文明綜合發展而來。從這個角度而言,寶墩文化也是三星堆文化的重要來源之一。
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在成都平原相繼發現了寶墩遺址、郫縣古城遺址等8座史前古城遺址。它們文化面貌相似,年代前後延續,學術界將該文化命名為“寶墩文化”。寶墩文化的確認將成都平原歷史向前推進了800年,將成都平原正式納入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之中,填補了長江上游文明進程的空白,同時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線索。
唐淼介紹,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已知寶墩文化分佈于50余個遺址,其中就包括三星堆遺址。在寶墩文化晚期,社會複雜化程度加劇,出現了擁有一定權力的特殊階層,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一系列中原、長江中下游文明因素進入成都平原,與本地寶墩文化融合,産生了三星堆文化。這些外來文化可以觀察到的,主要有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二里頭文化等。
“寶墩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制陶、石器工藝、城墻修築技術、建築形態和生業經濟有明顯的延續關係,應該説寶墩文化為三星堆文明的起源。三星堆文化是在寶墩文化的基礎上,吸收了中原文明因素、長江中下游文明因素綜合發展而來。”唐淼説。
寶墩古城開啟成都城市文明,為早期國家的形成及文明的萌發孕育了胚胎。
考古背景
為了配合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子課題——長江上游文明進程的研究,在國家文物局批准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開展了寶墩遺址多輪考古發掘,主要目標是探索寶墩文化時期的聚落結構和形態,生業經濟、環境與人地關係,探索成都平原社會複雜化進程。近兩三年寶墩古城的考古工作便是圍繞著這些問題而展開的。
更多發現
首次發現碳化竹片證明“竹骨泥墻”的存在
在本次寶墩遺址考古發掘中,還首度發現了6枚碳化竹片,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成都平原最早的房屋竹構件。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寶墩工作站副站長唐淼介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曾發現過竹骨泥墻基槽式居住建築遺存,但一直未能發現有機質建築構件。“竹片出土的那一刻,內心是無比激動的。説了這麼多年的竹骨泥墻基槽式建築,大多是根據建築遺跡留下的痕跡推測。而此次出土的4500年前的碳化竹質建築構件,最直接地證明了竹骨泥墻的存在。”唐淼説。
在多年對寶墩遺址的發掘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古城內寶墩先民的居住模式:在古城修建內外兩重城墻,在城內最高處修築大型公共性建築;在地理位置較高的黃土臺營建居址,墓葬則通常分佈于房前屋後或臺地旁的低窪區域;已乾涸的低窪區域,被用於製作石器或其他手工業活動;更為低窪的濕地,則被用於水稻種植。唐淼認為,寶墩先民居住與生産生活的空間模式,與如今的川西林盤的生活模式有較大相似性。(吳曉鈴  圖片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