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來茶園。
魏明倫。
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效果圖。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訪者提供
●川劇是組成紅星路“文化風景線”不可或缺的一道景觀。在成都紅星路二段85號,省文聯曾匯集著著名編劇魏明倫、徐棻等川劇名家
●曉艇、劉蕓、古小琴、陳智林、馬文錦、陳巧茹、喻海燕、何玲……目前,四川已有20余位川劇名家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他們曾在紅星路旁的錦江劇場或悅來茶園演出,也曾帶著自己的精品力作走向海內外,讓更多人感受川劇這門非遺藝術的魅力
在紅星路西側的華興正街,被稱為“戲窩子”的錦江劇場、悅來茶園曾坐落在這裡,目前正在修繕,即將升級為新版成都川劇藝術中心。
這裡凝縮著川劇幾百年的歷史,也曾是不少川劇名角、梅花獎得主登臺演出的地方,不少見證時代變革的川劇名作在此首演……
文化地標
紅星路旁華興正街,曾是成都的“戲窩子”
作為國內久負盛名的專業藝術院團之一,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與上世紀最著名的、有超過110年曆史的川劇班社“三慶會”一脈相承,錦江劇場和悅來茶園則是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演出場地。
“悅來,近者悅,遠者來”。據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所著《成都街巷志》記載,1908年,華興正街悅來茶園開業,茶園亦戲園,是成都近代文化史上第一個大型、正規的劇場。郭沫若曾在他的自傳《少年時代》中寫道:“成都最首出的新式戲園,名‘悅來茶園’。”
上世紀初,人們的娛樂方式有限,電影電視、西方話劇、歌舞音樂等藝術形式也沒有涌進四川,“看戲”就成了不少人主要的消遣方式。擁有近800年曆史、代代傳承下來的東方傳統戲曲,那時,已有上百部劇目貯備量,能連續幾個月演出都不重樣,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一時間,華興正街成為當時成都的文化娛樂繁榮之地。
上世紀50年代,成都三慶會劇社聯合其他川劇團,後改建為成都市川劇研究院。1952年,川劇名角陳書舫、周企何等組團進京,參加首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一鳴驚人。還有《柳蔭記》《綵樓記》《秋江》《評雪辨蹤》等優秀傳統摺子戲征服了觀眾。這次,它像一位養在深閨的佳人,首次露面便驚艷了整個戲劇界。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川劇還曾受到其他演藝名家的青睞。香港電影明星夏夢主演的電影《搶新郎》,是根據川劇《拉郎配》改編;京劇名家張君秋的名劇《望江亭》,是根據川劇《譚記兒》移植;還拍了川劇電影《杜十娘》《鴛鴦譜》。那時的文壇巨匠如曹禺、茅盾、郭沫若、巴金、沙汀、王朝聞、陽翰笙、吳雪、張庚等,都見證了川劇的風采與輝煌。
川劇浪潮
“巴蜀鬼才”震驚劇壇,20余朵“梅花”競相綻放
198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發出了“振興川劇”的號召,並成立了四川省振興川劇領導小組,川劇也在時代變革中求新求變。
位於成都市紅星路二段85號的四川省文聯,匯集了一大批全省優秀的劇作家,他們在此研討創作、開會交流,著名劇作家魏明倫也是其中之一。此時,魏明倫以“一戲一招”的創新精神,開始在川劇界嶄露頭角。1981年,魏明倫創作的劇本《易膽大》與《潘金蓮》破例雙雙獲得當年全國優秀劇本獎。時隔兩年,他創作的《巴山秀才》再獲全國優秀劇本獎,“連中三元”震驚劇壇。
魏明倫被稱為“巴蜀鬼才”,他的戲劇充滿著對生活出其不意的洞察和強烈批判精神,與那個時代交相呼應。他創作的川劇精品三部曲《變臉》《巴山秀才》《易膽大》,先後榮獲中國藝術節文華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等國家獎項。
改革開放以來,川劇不僅涌現出了魏明倫、徐棻等劇作大家,四川亦有20余位川劇名家摘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川劇要從四川走出去,紅星路是一個起點。1985年,四川省川劇院的川劇《白蛇傳》在德國演出引起轟動,隨後在荷蘭、瑞士、義大利的10個城市演出15場,觀眾達兩萬餘人次;1987年,在日本演出24場,觀眾達5萬人次。2007年歐洲版《火焰山》,2010年中法合作版《鏡花緣》先後赴歐洲109天,在瑞士、法國、盧森堡連演60場,場場爆滿,獲得歐洲觀眾好評。
再如陳智林等人帶著《草鞋縣令》,把川劇裏的廉政故事講到了中央黨校,這部川劇受國家藝術基金支援;陳巧茹主演的《白蛇傳》《四川好人》《鴛鴦譜》《欲海狂潮》等大量劇目,被譽為“聲、色、藝俱佳的文武全才”,多次赴西歐各國演出,為川劇贏得盛譽,斬獲“二度梅”。國家非遺傳承人、梅花獎得主肖德美,精通川劇文生表演。1990年4月,他帶著川劇《芙蓉花仙》在日本巡演30場,走遍東京、大阪等13座城市。成都市川劇研究院開啟“2020年成渝兩地川劇藝術交流演出系列活動”,其中青年川劇演員、梅花獎獲得者虞佳,用她的代表作《目連之母》,贏得當地觀眾陣陣掌聲。
近年來,成都市川劇研究院也緊跟時代的步伐,推出《桂英與王魁》,試水小劇場。《塵埃落定》奪下國家藝術基金,《落下閎》關注四川歷史名人,《醫·生》用實驗先鋒的氣息記錄疫期故事,即將上演《烈火中的永生》,將獻禮建黨100週年。
延伸閱讀
未來成都川劇藝術中心非遺戲曲演繹“新國潮”
錦江劇場、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未來完工後,將組成擁有“雙劇場”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成都市川劇研究院行政負責人陳巧茹説,新建的悅來茶園內,將保留原有的萬年臺等川劇特色演出地,設有包廂、八仙桌,想看摺子戲的朋友可在此邊喝茶邊看戲,品梨園百年風尚。茶館到晚上將“變臉”為主題酒吧,博物館與咖啡吧、書吧、主題餐飲共生,傳統戲劇跨界時尚成為“新國潮”。未來,在紅星路旁的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將迎接更多新老戲迷,煥發光彩。(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