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在成都舉行。會議主要任務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部署要求,總結2021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安排部署2022年經濟工作。省委書記彭清華,省委副書記、省長黃強出席會議並講話。省政協主席柯尊平出席。
會議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總結今年經濟工作,科學概括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深入分析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明確提出明年經濟工作總體要求、主要目標、政策取向、重點任務,精闢闡述新發展階段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站高謀遠、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的又一經典文獻,為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南。李克強總理對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做好明年經濟工作作出系統安排。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定貫徹到四川經濟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會議指出,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省委沉著應對多重困難疊加的嚴峻形勢,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聚焦聚力抓好創新驅動引領高品質發展、全方位高水準對外開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三件大事,紮實推進穩定經濟增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現代産業體系建設、重點領域改革、民生福祉改善等各領域重點工作,各項事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關心關懷的結果,是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擔當擔責、苦幹實幹的結果,是全省各族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奮鬥的結果。
會議指出,要準確把握當前國內國際經濟形勢。習近平總書記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科學研判國內經濟形勢和國際經濟環境,對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等提出重要要求,我們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黨中央科學研判上來,審度時宜、謀定而動,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要準確把握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及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習近平總書記精闢概括的我們黨應對風險挑戰、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是在新發展階段做好經濟工作的重要方法論,必須堅定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的進入新發展階段需要正確認識和把握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堅持問題導向統籌解決當前瓶頸制約和深層次矛盾的政治智慧,體現了堅持系統觀念為全局謀、為長遠計的深邃考量,必須深刻領會、因地制宜找準切入點和發力點,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確保經濟健康發展、行穩致遠。要準確把握中央對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考慮和政策取向。黨中央明確了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任務,對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經濟運作在合理區間等提出重要要求,指向性、針對性強,對我們做好明年經濟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會議指出,明年將召開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重要。總體要求是: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抓好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以來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深入實施“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合理增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奮力推動新時代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會議指出,實現經濟穩定增長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全省各地各部門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明年經濟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保持戰略定力和耐心,先立後破、穩紮穩打,加強跨週期和逆週期政策調控,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用市場的力量激發活力,用政府的作為穩定預期,促進經濟平穩運作,確保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會議指出,要圍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求,認真研究謀劃管當前利長遠的若干重大問題,構建四川高品質發展的現代化體系。
要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體系。重點研究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戰略牽引、加強主幹與多支的統籌發展問題。持續提升極核能級,支援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全力打造成都都市圈。繼續支援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著力把天府新區、省級新區和各類開發區培育成新的增長極。五大片區及各市(州)、縣(市、區)按照各自特點和功能找準定位、加快發展,形成高水準區域協調發展良好態勢。
要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堅持走創新驅動發展的路子,抓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佈局,下大力氣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率,促進創新鏈和産業鏈深度融合,在推動創新要素加速匯集、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力量跨界融合上邁出更大步伐,不斷增強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要構建現代産業體系。圍繞構建工業“5+1”、農業“10+3”、服務業“4+6”現代産業體系,突出優勢、靶向發力,規模化培育、集群化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持續用力做強做大做優電子資訊産業,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産業,搶抓機遇集中佈局新能源汽車産業,精耕細作現代農業,推動白酒等食品飲料産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步伐,推動文旅融合更好發展,以重點突破引領産業能級整體提升。
要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聚焦“鐵公水空”全面發力,依託成渝交通主軸,加快建設八大出川交通走廊。抓好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規劃論證和建設管理,加快形成全省“一主四片”的水生産力和骨幹水網佈局。統籌推進世界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能源消納和輸配能力建設,全面保障能源安全。一體推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讓新基建更好承載新經濟、促進新消費、催生新動能。
要構建開放發展體系。著眼進口和出口同時發力,切實幫助企業穩住出口訂單、拓展出口渠道,大力優化鐵海聯運網路,在更廣範圍提升集貨能力和運輸能力;實施“外貿進口年”行動,壯大貿易企業群體,推動進出口更加均衡。推動各類開放平臺聯動發展,對標開放前沿營造優質開放環境,讓對外開放“硬體”“軟體”更匹配。
要構建“三農”工作體系。以片區為單元加快編制鄉村國土空間規劃,深入做好農村兩項改革“後半篇”文章,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務實推進“美麗四川·宜居鄉村”建設,執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切實把農業生産搞好、把農村社會管好、把農民事情辦好,牢牢穩住“三農”基本盤。
要構建生態文明體系。強化上游意識,把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等問題整改落實,實施一批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做好國家公園建設管理,加快構建安全高效的生産空間、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碧水藍天的生態空間,堅決守護好長江黃河兩條母親河長久安瀾。
要構建民生保障體系。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有所養,在教育、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領域,精準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堅決兜住基本民生底線。把就業放在優先位置來抓,拓寬就業渠道、提高就業品質。開展普惠養老、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完善“三孩”生育政策支援配套措施,推進公共基礎設施適老化適小化改造。
要構建防災減災體系。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防、抗、救相結合,因地制宜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優化應急救援力量佈局,健全源頭治理、應急應戰、戰備保障三大體系,提升多災種監測識別、預報預警和應急救援能力,築牢維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的銅墻鐵壁。
會議指出,穩定宏觀經濟、保持合理增速,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政治問題。要加強和改善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黨組)、各級領導幹部要增強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堅決貫徹黨中央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用實際行動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要提升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遵循客觀規律,樹立正確政績觀,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持續提升謀事幹事的科學化專業化水準。要從政治高度謀劃推動共同富裕,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發展與共用、先富與後富、當前與長遠的關係,緊扣省情實際、結合職能職責研究謀劃具體舉措。要善於用改革辦法激發動力活力,聚焦市場主體關切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切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要持續優化發展環境,解決好市場主體的難點痛點,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産權和合法權益。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織密織牢常態化疫情防控網路,有效防範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建設更高水準的法治四川、平安四川。
會議強調,要紮實抓好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要求的貫徹落實,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在把握好時度效的前提下築牢基礎、穩紮穩打,以搶前抓早政策落地實現更大作為。強化系統觀念、統籌協調,既注重抓全面系統整體推進,又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突破,引領帶動整體效能提升。發揚鬥爭精神、攻堅克難,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敢於亮劍,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衝得上、頂得住,事不避難、擔事擔責、善作善成。倡導實幹作風、求真務實,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腳踏實地把規劃圖變為施工圖,確保各項部署有進度見實效。會議還對做好歲末年初各項工作作出安排。
會議號召,全省上下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和省委決策部署,加倍努力、拼搏實幹,紮實做好明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省軍區領導,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各市(州)和省直各部門(單位)負責同志,部分中央在川單位和省屬科研院所、高等學校、國有企業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記者 張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