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共四川省委關於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定》 繪製新藍圖澎湃新動能

來源:四川日報 時間:2021-12-11 09:00:11編輯:黃成群
12月2日,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高品質發展的決定》。
《決定》目標清晰——聚焦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牢牢把握將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高品質發展優勢的著力方向,聚力發展清潔能源産業、清潔能源支撐産業和清潔能源應用産業;
《決定》路徑明確——加快推動能源結構、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大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走出一條服務國家戰略全局、支撐四川未來發展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
《決定》出臺有何背景?具有哪些特色和亮點?省委全會文件起草組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對《決定》進行了解讀。
一道必答題
《決定》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全局,體現了四川的自覺行動、主動作為和現實需要
《決定》指出,全省上下必須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從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品質發展道路。
“事關‘國之大者’,也是‘省之大計’。”談到《決定》出臺的背景,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唐文金認為,圍繞“雙碳”目標推動高品質發展,是四川的自覺行動、主動作為和現實需要。
自覺行動的動力,是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宣佈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為西部經濟大省,四川必須要在做好節能減排、減污降碳基礎上,以高品質發展服務國家“雙碳”戰略全局。
主動作為的方向,是謀劃轉型發展。“大好時機。”省委政研室相關負責人表示,《決定》明確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必將重塑能源結構、産業結構和區域發展格局”。在此背景下,四川搶抓綠色低碳發展機遇,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勇立潮頭、贏得先機。
現實需要的前提,是四川有優勢和基礎。
唐文金説,四川水電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天然氣(頁巖氣)探明儲量和年産量均居全國第一,風能、太陽能的開發空間極為廣闊。在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全局中,四川最大的發展優勢是清潔能源。
産業也有基礎。省經濟和資訊化廳廳長朱家德介紹,全球前10強晶硅光伏企業已有5家落戶四川,全省發電設備産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且正在加速建設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基地。如能利用既有基礎和清潔能源優勢,乘勢而上培育壯大一批在全國數一數二的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集群,將為四川未來發展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進一步提升在全國經濟版圖中的地位和能級。
一張新藍圖
定位“一地三區”,精準錨定三個發展階段和具體指標《決定》提出“一地三區”的發展定位,即加快把四川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先進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策源地、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集中承載區、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戰略支撐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色發展先行區。
“有的放矢、緊密聯繫、有機統一。”唐文金解釋,“一地三區”是著眼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的現實需要和未來前景做出的宏觀佈局,對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引領作用。
具體來説,策源地指向強化關鍵核心技術供給和成果轉化應用,為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承載區,通過相關産業集聚發展培育若干區域增長極,更好承接國家重大生産力佈局;支撐區,重點在於加快能源結構、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支撐國家“雙碳”目標如期實現;先行區,目的在於發揮我省優勢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新路徑作出示範。
《決定》對2025年、2030年、2035年我省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發展分別提出發展目標。
“有總量增長要求,也有結構優化,更與既有規劃銜接。”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表示,《決定》綜合考慮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及我省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應“雙碳”目標對結構調整的要求,圍繞清潔能源生産、消費和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發展規模等提出具體指標。同時,《決定》銜接“十四五”發展、實現碳達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個階段,將相關目標貫穿了三個五年規劃。
“把重大政策和重大項目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兼顧了現實需要和發展可能。”盛毅舉例説,我省綠色低碳優勢産業將進入加速發展期,營業收入年均增速有望保持在10%以上。預計到2035年,相關産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將達30%左右,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三大特點
不撒“胡椒面”,用創新、集聚和改革為綠色低碳優勢産業護航
“重點聚焦、路徑清晰、改革引領。”提到《決定》的特點與亮點,唐文金説。
聚焦,體現在重點發展的産業領域選擇上。《決定》將發展綠色低碳優勢産業的著力重點聚焦到清潔能源相關領域,並對清潔能源産業、清潔能源支撐産業、清潔能源應用産業作出部署。唐文金介紹,這一部署創新性地按照産業鏈邏輯進行科學分類,透露出鮮明的不撒“胡椒面”的態度。
省經濟和資訊化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對於綠色低碳優勢産業選擇,《決定》並未面面俱到、平均用力。這樣能夠集中資源、攥指成拳、聚集發力,把我省清潔能源優勢用好用足用活,打造幾張在全國乃至全球都拿得出、叫得響的産業新“名片”。
清晰,是指産業發展路徑明確。“圍繞創新賦能與産業集聚,最終做大做強綠色低碳優勢産業。”在省發展改革委主任鄭備看來,《決定》提到的創新發展方向,就是要強化技術創新和數字賦能。而集聚發展,通過重點區域集中佈局、特色園區集約發展、優勢企業集聚壯大,促進清潔能源生産、支撐和應用全鏈條優勢重塑和價值躍升。
引領,體現在貫徹始終的改革上。省委政研室相關負責人注意到,《決定》提出具有牽引性作用的改革主要有三項: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推進能源資源開發和利益共用機制改革、探索碳排放權市場化交易改革。這些改革事項,從強化機制保障、政策保障和要素保障入手,具有鮮明的四川特色。
例如,創新政府引導下的“地方參股、聯合開發、就地註冊、互利多贏”模式,不僅能推動開發主體與資源所在地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還提高了能源資源開發就地轉化率。(采寫記者:王成棟 田姣 李欣憶 張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