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印發的《四川省“十四五”金融業發展和改革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金融強省。四川如何系統謀劃、統籌推進全省金融業高品質發展,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準?記者採訪了《規劃》起草編制組、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處相關人士。
看基礎 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基礎進一步夯實
“十三五”期間,四川金融産業規模不斷壯大、發展質效穩步提升。2020年,全省金融業實現增加值3375.75億元,是2015年的1.8倍,金融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6.9%。
金融産業體系建設方面,“十三五”期間,我省組建首家省級城商行四川銀行、首家民營銀行新網銀行、首家全國性壽險公司國寶人壽,四川金控、天府金租掛牌成立,唯品富邦消費金融公司獲批籌建,首家公募基金華西基金設立申請獲批,金融機構體系日趨完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聚焦薄弱領域加大信貸支援力度,2020年末,全省銀行業普惠小微、民營企業、涉農領域、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分別達到6276億元、1.73萬億元、1.94萬億元、4146億元。深入實施“五千五百”上市行動計劃,對企業分行業、分層次、分階段進行有針對性的上市、掛牌及融資諮詢服務。截至2020年末,全省境內外上市企業達165家,較2015年末新增49家。
深化金融改革方面,先後成立四川省金融工作局和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地方金融監管體系;出臺《四川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填補地方金融監管立法空白;穩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全省改制組建農商行72家。通過組建四川銀行成功化解攀枝花商行、涼山商行兩家高風險機構風險,被銀保監會樹為以改革重組方式化解地方金融風險的標桿。
看目標 全省金融業增加值佔GDP7.3%左右
到2025年,基本建成金融強省,全省金融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7.3%左右——這是《規劃》明確的“十四五”時期四川省金融業發展和改革的總體目標。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為推動金融業發展與經濟增長相適應,我們選取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作為‘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的核心指標。”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政策法規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國內已經印發的省級“十四五”金融業規劃來看,多數省份將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作為金融業發展的關鍵指標。
《規劃》還選取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保費收入、境內外上市公司家數作為銀行業、保險業和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發展目標。具體來看,到2025年,本外幣存款餘額將達到13.5萬億元、貸款餘額達到11.5萬億元,保費收入達到3000億元。直接融資佔比穩步提高,境內外上市公司達220家。
對於規劃目標的測算,該負責人表示:“經過嚴謹測算得出5個目標具體數值。”除定量目標外,《規劃》還從金融業實力、金融改革開放水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劃定了發展目標。
看任務 從優化金融體系等方面給出具體路徑
目標已經確定,具體如何做?《規劃》從優化金融體系、聚焦國家重大戰略、推進機制體制創新、構建金融安全屏障等4方面給出了具體實施路徑。
做強金融業本身。突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培育,《規劃》對四川銀行、四川農信、國寶人壽等省內重點金融機構的發展定位進行統籌謀劃,支援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擴大經營規模、提升經營質效,力爭在“十四五”期間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金融龍頭企業。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支援境內外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在川設立區域總部、分支機構。此前發佈《關於深入實施財政金融互動政策的通知》中也提到,對在我省新設總部的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省級財政按其實收資本的1%、單戶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給予一次性獎勵。
聚焦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規劃》提出加快發展科技金融、鄉村金融、綠色金融等7個重點領域,全力支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在我省落地落實,為製造強省、文化強省建設提供精準金融支援。
深化金融改革。突出金融發展空間佈局的優化調整。在支援做強成都金融極核的同時,《規劃》提出發揮成都市金融業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成德眉資金融同城化和五區金融協同發展。
防範金融風險。《規劃》一方面突出科技監管,提出深化金融科技在監管領域的應用,提升我省金融監管的數字化智慧化水準;另一方面強化金融風險問責,提出研究制定我省金融風險問責實施辦法,進一步明確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工作責任,督促金融監管部門、地方政府、相關市場主體切實履行好監管責任、屬地責任、主體責任。(記者 田姣 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