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桓亙、陳耿宣(分別係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西部創新創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西南財經大學西部創新創業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成都喚醒與帶動公益服務中心主任)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提出,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促進生産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同時強調要“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生態保護補償,是推進生態産品價值轉換,探索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重要路徑,也是積極開展生態建設實踐的應有之義;而找準生態産品價值轉換關鍵,創新生態産品價值轉換方式、開拓生態産品價值轉換路徑,是實現“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重要抓手。
生態産品價值轉換方式與途徑
(一)加大不同類型的生態産品開發。一是特色農工産品。將“生態元素”作為主要附加價值,依託本地自然生態系統生産涵蓋農業、漁業、林業、手工業等的食品、木材、礦泉水、天然纖維、工藝品等物質産品。二是文化旅遊服務。將“生態體驗”作為重點消費內容,生産服務類産品,以滿足親近自然、健康舒適、遊覽觀光等生態旅遊消費需求,自然體驗、科學普及等生態文化消費需求。三是綜合開發建設。將“生態治理”作為核心建設要求,圍繞生態系統構建和生態價值實現,通過廢舊區域改造、自然區域開發,開展項目建設,如河道生態治理綜合開發、採煤塌陷區“礦地融合”濕地公園建設等。
(二)促進生態資源通過市場化方式高效流轉。一是建設高效生態資源市場體系。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産權制度,培育形成多元化生態産品市場生産、供給主體,發展生態産品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場,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生態産品市場體系。二是建立科學生態資源定價機制。以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為基本原則,發揮市場的基礎性作用,推動形成有效的價格形成機制。三是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制定生態環境污染損害檢測、評估、修復與生態恢復評估等方面的技術規範與標準;健立健全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提升自然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水準。
(三)實現與新技術、新業態的融合發展。一是生態價值轉化科技附能。利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提高價值轉化效率和效益,通過電商直播、數字化行銷等新手段,降低市場成本、拓展市場空間、提升交易規模;通過大數據、雲平臺等新服務,搭建各種資訊仲介、區域交易,及管理服務平臺,促進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二是生態價值實現模式創新。以開放理念、創新思維,將生態價值主動融入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浪潮,主動對接以網際網路+、O2O等為代表的線上服務新模式;以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和虛擬産業園、産業集群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新動能;以微商、直播、副業創新,多點執業等為代表的新個體經濟等。
全力施為促進生態産品價值轉換
(一)處理好生態産品價值轉換重點矛盾。一是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矛盾。既要避免一味追求經濟效益的“唯經濟論”,又要防止片面強調生態保護的“唯生態論”,堅持以生態效益價值挖掘和價值轉化為核心,平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效益。二是長期效益與短期效益的矛盾。要充分認識生態效益的長期價值,避免以短期、片面視角制定生態效益評價指標,合理優化價值評估、績效考核內容和體系。三是加強管理與簡政放權的矛盾。在強化生態治理的核心指標、重點任務的同時,要優化市場發展環境、提升政務服務品質,既要避免過渡管控、庸政懶政帶來的發展阻礙,又要保障穩步有序發展。
(二)加快生態産品價值轉換市場化步伐。一是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生態産品有效供給,優化供給方式和供給結構,加大生態要素開發力度,強化生態要素供給保障,增強對生態産品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二是大力促進生態資源轉化。圍繞自然生態系統構建,大力發展生態産業,將生態價值有效融入一二三産業發展,積極開發新業態、新模式的生態産品,大力推進新技術、新要素在生態産品中的應用,著力培育生態産品産業鏈。三是加快培育生態資源要素市場。強化生態資源産權制度建設,著力解決産權界定不清、歸屬不明,開發保護權責模糊,監督管理職能缺失等緊迫問題,鼓勵發展多層次要素市場,完善生態資源要素定價、交易機制。
(三)統籌謀劃發展,充分激發市場活力。一是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強化政府的指導性作用,加強政府監督管理和政策保障,通過規劃佈局、窗口指導、財政投入、優惠政策等方式加強社會引導和産業培育,規範生態産品、生態要素市場管理,搭建生態産品公益性管理和運營平臺。二是大力培育市場主體。發揮市場主體的基礎性作用,加大力度培育從事生態産品價值轉化的企業、社會組織、個體,引導傳統企業發展生態産業。鼓勵各類企業在保護好生態前提下,積極發展多种經營,把生態效益更好轉化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三是著力擴大消費市場。深刻認識正在形成的“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積極把握我國超大規模市場中生態産品市場機遇,進一步挖掘生態、綠色等市場需求,加快構建生態産品消費大市場。
(四)加大創新力度,深度挖掘生態價值。一是保障創新創造。堅持以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為基本原則,對新事物、新模式持審慎包容態度,鼓勵生態産品價值轉化模式創新,擴大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總結、推廣近年來各地生態産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的創新經驗和關鍵環節。二是推進新技術應用融合。支援生態産品、生態産業主動對接現代資訊技術,促進生態産業與大數據、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區塊鏈等新技術結合;加強生態價值與新能源、新材料等創新要素融合發展,促進新興生態産品開發和産品生態價值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