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公安:花城“楓”景別樣紅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08 11:20:33編輯:付仁錄
素有“調元桑梓、沙汀故里”之稱的美麗花城綿陽市安州區,地處綿陽科技城新區核心産業高地。1950年成立的花荄派出所,是安州區公安分局唯一的城區所。在這片日新月異的建設熱土上,花荄派出所積極應對轉型時期社會矛盾交織、轄區人口眾多治安複雜等嚴峻挑戰,以排頭兵的姿態踐行傳承新時代“楓橋經驗”,推動新時代公安工作提檔升級,繪就了一道用初心守護平安的美麗楓景。
最“董”群眾心矛盾不上交
與花荄派出所同齡的董順華,今年71歲,退休前,他曾擔任花荄派出所指導員,在這裡工作長達20餘年,與轄區群眾打得一片火熱,一聲聲親切地“老董”、“董師”,承載著大家對他的無限信任。借著董順華與群眾之間這份深厚感情,花荄派出所特地成立了“董順華調解工作室”,邀請他擔任專職駐所調解員,為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發揮餘熱。

去年,文化學歷不高的陳師傅在安州城區幫人裝修砸墻時發生意外導致骨折,不懂該如何維權的陳師傅打電話找遠在成都的弟弟借錢治病,弟弟抱著試一試的態度,撥通了派出所的電話諮詢求助。得知消息後,董順華主動聯繫陳師傅並到醫院探望,了解受傷及醫治情況,然後找到房東,成功協調房東提前向陳師傅支付了醫療費,並組織雙方達成了賠償協議。陳師傅感激涕零,從此把派出所當成了為他主持公道的“娘家人”,沒事了就過來坐坐,聊聊近況。
工作室掛牌運作四年來,董順華將法治與德治融入調解,總結提煉深情實踐“四要六用心”調解法,數十名調解員和數名駐所律師積極參與工作,以本色感動百姓、以公正贏得信服,累計調處各類民事糾紛千余件,成功率達98%以上,兌現經濟賠償近千萬元,沒有發生一起“民轉刑”案件。董順華感慨萬千:“每調成一起糾紛,都覺得自己又辦了一件好事,跟退休前當民警破案的心情一樣高興。”
花城好管家平安不出事
近年來,隨著安州“縣改區”,特別是安州區升級為綿陽科技城新區核心區後,安州主城區駐地花荄鎮城市化進程驟然加快,花荄派出所轄區內的矛盾糾紛、警情發案陡然增多。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為進一步創新新時代新形勢下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實踐水準,花荄派出所將全鎮劃分為39個治安網格,配備網格員,招集社區幹部、小區保安、行業管理人員、停車收費員等各行各業熱心群眾,建立了一支1000余人組成的“花城管家”群防群治隊伍,協助民警開展安全檢查、文明勸導、治安巡邏、糾紛調處等工作,兩年來累計化解矛盾糾紛百餘起,轄區可防性案件以10%左右的比例逐年下降,50%的網格實現“零發案”。

花荄派出所舉一反三,不斷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造“網格警務”“智慧警務”“蝶變曙光”等多個基層治理特色品牌。他們在全省首創“社區警務與網格管理一體化”模式,實現了社區警務室與網格化服務管理作站合署辦公、站室合一、聯動一體,實現管治前移。積極支援將智慧小區建設納入全區深化改革重點項目推進,先後新建智慧小區4個,實現小區治安防控、資訊採集、民生服務智慧化。實施“蝶變曙光”計劃,依託“123”工作模式,10余個政府職能部門融入參與,成功幫助轄區數十名特殊人員樹立自信找到工作成功回歸社會,解決了百餘名特殊人員贍養父母、再就業等具體問題,降低了這個群體的再違法犯罪率,共建共治共用的格局不斷優化。
當好貼心人服務不缺位
花荄派出所始終堅持以服務為導向,以群眾為答案,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的發展理念,不斷踐行為民服務新舉措,推動“創楓”之路不斷向更廣袤方向延伸。
在花荄派出所新建的“安防體驗館”內,多媒體、VR技術、3D交互系統等各種高科技元素,形成了一個通俗化的安防宣傳陣地,只需用手機掃一下二維碼,一個功能齊備的“智慧警務”手機界面立即躍然而出,真正讓群眾足不出戶就享受到了派出所提供的普法安防教育。

花荄派出所還堅持警力下沉一線,警務移向前沿,優化加強“護學崗”,加強校園周邊巡邏防控力度和周邊出場所的排查整治,建立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方結合的教育體系,轄區涉校案件實現“零發案”。積極推動警務服務模式改革,採取延時服務、錯時服務、結對服務、到府服務等服務措施,小窗口匯聚大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兩年來向困難群眾提供到府辦證服務近百人次,窗口服務審批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均達100%。
結合轄區實際,派出所不斷掀起多發性侵財犯罪的打擊高潮,全面整治“晃晃麻將”等一批治安亂象,僅2021年上半年就移送審查起訴侵財類嫌疑人數十人,其中一起電動車被盜案僅用1個小時破案,群眾自發贈送錦旗表達謝意。面臨近年來網路電信詐騙持續高發的嚴峻形勢,派出所結合轄區群眾年齡結構和文化層次,從短信到彩鈴、從街邊到電梯等方式進行線上線下廣泛宣傳,打出“全警+全民”、“專業+專班”、“預警+止付”一系列反詐組合拳,讓“防騙反詐”深入人心,守護住群眾的“錢袋子”。(鄒邇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