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手作之旅|走進新都棕編、彭州白瓷 感受手作之美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12 13:03:36編輯:邢春燕
10月11日,第八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非遺之旅體驗團走進了新都巧帆棕編、彭州白瓷藝術中心、清流王板鴨,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製作技藝,感悟其文化魅力。
本次“非遺之旅”——匠心手作之旅,由領隊達人@穿行世界的cici澄帶領6名體驗官打卡了棕櫚編制、白瓷製作等成都非遺基地。
棕櫚編制——匠心巧手新傳承

“這也太好看了。”“手好巧啊!”……踏進新都區巧帆新編專業合作社,體驗官們紛紛發出讚嘆,用稻草編織的牛、棕櫚編織的茶具、活靈活現的大熊貓等各式各樣棕編物件,設計新穎、做工精緻,既可作為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作為藝術裝飾品。

據合作社主辦人劉俊英介紹,成都市新都區巧帆棕編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專門從事棕編工藝品製作,擁有專業的研發團隊。“我們合作社現在主要生産經營棕編熊貓、帽子、拖鞋、提籃、裝飾畫、等工藝産品,並提供對外加工、諮詢服務、專業培訓等相關業務,以及棕編産品設計研究。”目前,合作社已獲得外觀專利證書50項。

在非遺傳承人鐘強的帶領下,體驗官們也嘗試用棕葉來製作小物件,一時間,工作室內笑語聲不斷。cici手忙腳亂地編著手裏的棕葉:“我覺得我的手不協調了。”“這個看起來簡單,自己上手做真的好難呀!”體驗官老嚴感嘆道。相比“體驗官”們的手忙腳亂,鐘強仿佛在另外一個空間,小小的棕葉在他的手中格外“聽話”。“編制小金魚,要先拿兩根短的棕葉,一根繞手指兩圈,另一根穿插在圈裏......”鐘強一邊示範一邊耐心地講解著,“棕編的製作法是相通的,穿插、折拉、編扣、打結等,萬變不離其宗,都有一定的規律。”

“我們合作社主要立足於積極、正統的傳承,對於市場需要做出了勇敢的創新。”主辦人劉俊英説,經過幾年努力,合作社探索出了傳統非遺棕編技藝在現代、未來永葆青春活力之路,將棕編與現代時尚設計、功能、技術、藝術、工藝、造型等結合,給棕編帶來蓬勃的新生,給了顧客物超所值的消費體驗,實現了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彭州白瓷——特色融合新名片

最後一站來到了彭州白瓷藝術中心,走進白瓷中心,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彭州白瓷歷史悠久,始燒于晚唐、五代時期,盛于兩宋,尤其在南宋最為興盛,衰于元初,窯戶集中於今彭州市磁峰鎮。刻花、劃花、印花為其主要工藝特點。館內陳列的白瓷工藝品樣式各異、別具匠心,熊貓印象蓋碗、天彭牡丹茶具、“洗腦殼”飄逸杯、芙蓉蓋碗等産品還融入了四川的特色元素,彰顯了濃郁的天府文化特色,彭州白瓷填補了西部高端茶具和食具的空白,是四川陶瓷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被譽為“天府文化新名片”。

體驗官們體驗了白瓷的製作和燒制過程,藝術中心的工作人員一一介紹了白瓷工藝品以及其製作過程。“瓷器製作有七十二道工序,踩泥、制坯、燒窯……一個産品從開始到完成要經過很長時間。”在體驗過程中,制瓷老師手把手教學,“首先把泥使勁放到轉盤上,手稍微沾一點水,手扶正……”“這些工藝品的選材、設計、製作是有一定要求的,做瓷的泥要細膩、黏,做出來的瓷器才光滑美觀,在做的過程中也要足夠細緻、熟練。”藝術中心的製作工人説道。

彭州白瓷藝術中心依託原有的糧倉改建了瓷谷·美術館、白瓷生活空間、彭州白瓷非遺中心、彭州窯等以“融合、陶瓷、花園、餐飲、演出”為主題旅遊接待場所,把非遺的原生態融入全旅遊場景,營造高品質生活場景、新經濟消費場景。平時可以在這沉浸式體驗制瓷過程,也可以觀賞瓷器工藝品、讀書等,白瓷藝術中心新晉成為了文化打卡地,充分發揮區域旅遊文化帶頭作用,打造陶瓷文化旅遊融合型産業,實現多元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體驗團一行還來到了清流王板鴨。清流王板鴨為成都市非物質文化遺産,色彩美觀,入口酥香是它的一大特色。(黃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