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人到帶貨達人 茂縣巧妹一年賣掉上千萬農産品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7-15 17:15:27編輯:龐捷
“大家好,我是巧姐,今天我又來我們的果園裏摘西瓜李了。”6月28日,在茂縣南新鎮棉簇村,一部手機鏡頭前,劉平巧從樹上摘下一顆西瓜李,簡單擦了擦後,一口咬了下去,鮮紅的果肉加上飽滿的汁水,讓直播間的網友直呼“流口水”了。

今年37歲的劉平巧是茂縣南新鎮棉簇村人,也是茂縣南新鎮棉簇村電商便民服務站站長。每年到了水果上市的季節,她都會在電商平臺宣傳和銷售當地的特色水果,而今年,已是她做農村電商的第4年了。
華麗轉身 從打工人到帶貨達人
“我是2018年開始接觸電子商務的。”劉平巧説。
2016年,劉平巧和丈夫還在重慶打工,他們看到一種仿製的“石頭花盆”在當地很受追捧。“那種‘石頭花盆’一個要買好幾十塊錢,它的花紋和我老家河裏的石頭一樣。”夫妻倆一合計,決定回家做“石頭花盆”。“花盆雖然獨一無二,但因為沒有好的銷售渠道,賣得不太好。”劉平巧回憶説。
“石頭花盆”不好賣,特色水果卻為她打開了“一扇窗”。2017年,劉平巧開始在自己的朋友“圈子”裏宣傳茂縣特色水果,把自家的水果賣完後,她還幫本村村民賣。“有位重慶客戶,每年都會在我這裡買10多件水果。”劉平巧説,“我們家鄉的水果有果味,很好吃,客戶一個傳一個,很多人就來我這兒買了。”

2018年,依靠老客戶的口口相傳,劉平巧賣掉了52萬斤水果,但她並不滿足,“我覺得應該還有辦法可以讓我賣得更多。”正在她苦苦思索如何擴大銷售渠道、增加銷售量時,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到棉簇村來宣傳電商培訓班了,通過這次宣傳活動,劉平巧第一次了解到農村電商,並對此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家人商議後,我決定加入電商行業。”於是,她主動參與學習,很快掌握了收件發件、金融貸款、農資銷售等業務,並通過考核成了茂縣南新鎮棉簇村電商便民服務站站長。
2020年6月,在浙江溫嶺、玉環的結對幫扶下,劉平巧又到浙江學習了10天電商知識,包括網上銷售技巧,如何製作短視頻等內容。回來後,劉平巧就把自己學到的電商知識教給村民。目前,棉簇村電商便民服務站已培養電商從業人員15名,每年帶動婦女居家就業42人,助農增收110戶。
“我只是咱們茂縣特色水果的搬運工。”劉平巧常説,周邊村寨群眾的産品有了銷路,自己也收穫了一份事業。目前,劉平巧已在多個平臺開通直播賬號,每年1月至5月賣茂縣當地的手工藝品,6月至12月賣茂縣的車厘子、脆李子等特色水果。2020年,她的銷售額達到1100萬元。
深耕直播 計劃打造本土“網紅”
“你問下小妹他們走到哪了。”5月24日上午10點多,劉平巧一邊忙著打包水果,一邊安排員工聯繫這個月邀請的帶貨“網紅”。
為了豐富網上銷售的産品種類、幫助婦女和留守老人增收,從2019年到2020年,劉平巧先後把“石頭花盆”、羌繡手工鞋墊等極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産品“擺”上了網路平臺。“線上上,石頭花盆還比較受歡迎,去年我們就賣了300多萬。”劉平巧説,“今年,我們又與縣供銷社合作,把我們茂縣的花椒、臘肉、牛肉乾、礦泉水、葡萄酒等也搬上了網。”

有了如此豐富的産品,如何擴大知名度和提升銷量成了擺在劉平巧面前的問題。“我們自己的銷售平臺雖然流量還可以,但要完成如此多樣化的産品銷售,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劉平巧不定期邀請各大平臺的“網紅主播”到村裏來拍短視頻、做直播帶貨活動,以擴大所有代理産品的知名度、提升銷售量。
“‘網紅主播’在粉絲量和帶貨能力方面的優勢特別明顯,他們來做一場活動,給我們帶來的銷售量可能是我們平常一個月才能達到的。”嘗到各大平臺“網紅”帶貨的甜頭之後,劉平巧有了培育一批本土“網紅”的計劃。
“與前幾年相比,現在要培養一個‘網紅’難度更大了。”對於執行這個計劃要面臨的困難,劉平巧早有了心裏準備,“我現在邀請這些已經成熟的‘網紅’來幫我們帶貨,一方面是為了提升銷售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我們多一些觀摩和學習的機會。”
當前,劉平巧正按照計劃,依託本地豐富多彩的羌族文化和獨特的自然風光,培育打造第一批本地“網紅”。儘管困難重重,但是她從未想過停止嘗試。“在網上賣水果、賣特色農副産品、賣羌繡,我以前想都沒有想過自己會做這些事,現在我不但做了,而且還要做出了一點成績。我覺得只要我們堅持,一邊學一邊做,最後一定能有成績的。”

在劉平巧創辦電商便民服務站時,南新鎮正大力實施黨建引領“電商+扶貧”行動,“這幾年,黨委政府給了我很多支援和幫助,我不能辜負這些幫助,現在就希望自己在鄉村振興中能有一點貢獻。”劉平巧説。
“鮮果已到,歡迎品嘗,巧姐這廂有禮了。”直播間裏,劉平巧繼續介紹著西瓜李,評論區已經有不少網友下單訂購。直播結束後,她將和員工一起完成採摘、打包、發貨等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將新鮮的水果送到網友手中。(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