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在第27個“世界防治沙漠化與乾旱日”來臨之際,走進紅原縣瓦切鎮德香村防沙治沙點可以看見,為治沙所植的灌木已有一人高,灌木草地間蓄出不少深淺不一的湖泊。
尹偉是紅原縣林草局林業生態修復股股長,從事生態修復工作已經八年,八年間,他也不記得在這片沙地上來回走過多少次,看著現在沙地中“三五成群”的麥草,他很欣慰,“這個草就算是生存下來了,可能再過5年它會變成10株,它會慢慢向四週蔓延,根系開始擴展,水土就能固定住了。”
作為若爾蓋大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紅原濕地與若爾蓋濕地一起,被譽為“固體高原水庫”、黃河“蓄水池”、“西部高原之腎”。是重要的“儲碳庫”和“吸碳器”,在涵養水源、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減少溫室效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第五次全國沙化土地監測數據中顯示,紅原縣有沙化草原9.8萬餘畝,包括重度和中度沙化草原6.77萬畝,輕度及明顯沙化趨勢的草原3.03萬畝,佔全縣土地總面積的0.77%。其中德香村沙化草原3.6萬畝,佔全縣沙化草原的36.7%。
氣候變暖、沼澤疏幹、過度放牧、鼠蟲害等都是導致草原沙化的重要原因。2008年之前,紅原縣草地沙化更是以每年8%的速度擴展蔓延。黃沙開始在這片土地上橫行。
“以前可以説是寸草不生,這整個大區全部都是流動沙地,人站在上面都感覺沙子是在流動的。”尹偉回憶著過去。
草地沙化給生態環境建設帶來諸多困難,限制了農牧民們的生産生活,也成為制約全縣經濟發展的因素之一。
治沙勢在必行!
2008年,紅原縣被納入川西北省級防沙治沙試點示範工程,全縣積極響應,多管齊下開啟了大規模治沙進程。
首先就是針對不同類型沙地制定了不同類型的治理模式。如“流動沙地網格狀沙障+防風林帶+灌草間植”、“半固定牛羊糞固沙+種草”等,並在此基礎上開展鼠蟲害治理,以達到“治理一片、見效一片、保護一片”的治理目標。
一格格草種下去了,防風林帶初見雛形,下一步就是要把牧民群眾拉入到治沙工作中。
在一個群眾以放牧為生的地區,要開展工作首先就是要轉變草地治理區原住牧民畜牧生産方式,提高牧民科學養畜水準,降低牧民對草場資源的依存度。
同時強化宣傳,給當地老百姓講清沙化的嚴重後果,讓老百姓才參與到沙化治理中,把“草原放牧人”變成“生態治理者”,讓生態修復與扶貧共建共用。
據了解,自2008年以來,紅原縣整合開發生態管護公益性崗位1180個,覆蓋全縣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20年,每個管護崗位實現了10000元增收的目標。
攻易守難。為使治沙效果更好,紅原縣政府將治理後的草地移交給當地的牧民群眾,讓老百姓分片區管理,再次鞏固提升治理效果。
四川紅原嘎曲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副局長曾偉表示:“這幾年治理下來,取得的效果是很好的,這裡面的樹和草都長起來了,鳥的種類多了,植物的種類也從6種提升到20種。”
自2008年啟動實施防沙治沙示範基地建設項目以來,全縣防沙治沙工作累計投入5842萬元,有效治理沙化土地6.77萬畝。
通過十多年努力,經過治理後的流動沙地和半固定沙地轉化為固定沙地,露沙地植被蓋度增加,流動沙地林草植被蓋度從治理前的不足10%增加到目前的60%並得到穩定,全縣沙化土地生態恢復整體持續向好,積累下了寶貴的防沙治沙“紅原經驗”。
下一步,紅原縣將建立健全全長江、黃河上游生態橫向補償機制,引導生態收益地區與保護地區之間、上游與下游之間,通過資金補助、産業轉型、人口轉移、人才培訓等方式實施補償。
抓住“十四五”規劃發展的契機,加強成果保護,在沙化土地治理區形成10年以上的長效管護機制;加大資金、科技投入,探索、研究、試驗防沙治沙新的經濟模式,使之在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同時增加牧民的經濟收益。(龐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