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娘仁珍初:一雙巧手繡出五彩嘉絨 實現脫貧致富夢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5-25 11:04:11編輯:龐捷
花隨玉指添春色,鳥逐金針長羽毛。繡娘仁珍初的一雙巧手,不僅繡出了五彩嘉絨,還織就了脫貧致富夢。

仁珍初是阿壩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藏織藏繡)傳承人。在嘉絨文化環境中長大的她,作品靈感大多帶著對家鄉的熱愛與眷念,“嘉絨的姑娘們像花一樣美麗、可愛,也像花一樣富貴、典雅。格子象徵著平安、吉祥。”仁珍初指著繡帕上的花朵和格子解釋説。在仁珍初的工作室裏,墻壁上挂滿了這些年她的編織和刺繡作品,有著美麗的格桑花和五顏六色的格子的繡帕,是她最喜愛的繡品。
嘉絨藏族善於刺繡、編織,精巧的工藝為其服飾增添了無窮的魅力,是藏族服飾中地域風格最突出的。腰帶、飄帶、繡帕等是嘉絨服飾最重要的配飾,“這些就需要掌握編織和刺繡技巧才能製作。”仁珍初説,“小時候,媽媽和奶奶織腰帶、繡繡帕時,我就在旁邊看著,邊看邊學,慢慢地就會了。”在仁珍初的記憶裏,那時候,編織和刺繡都是以自然傳承的方式傳給下一代的。
“現在,許多年輕人都在外學習和工作,小一輩裏會編織和刺繡的人越來越少。如果沒人從事保護和挖掘傳承傳統工藝的事,老祖宗留下這些傳統的東西就可能在我們這一代丟失。”代表著民族傳統文化的技藝面臨失傳,仁珍初看在眼裏、急在心上。
為了保護和傳承嘉絨編織、刺繡技藝,2018年7月,仁珍初成功註冊了馬爾康第一個刺繡專業合作社——馬爾康嘉絨巧手刺繡專業合作社。“合作社以繼承嘉絨傳統文化為理念,致力於傳承和發展嘉絨編織、刺繡技藝,幫助婦女在家就能靈活就業。”在仁珍初的眼中,針法嚴謹、變化豐富、形象生動、富有立體感的藏織藏繡既是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的現代表達,更是一個讓大山深處的繡娘被看到、被認可,從而實現脫貧致富夢想的機會。
因此,在合作社成立以後,仁珍初不僅對當地繡娘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技藝,還為她們搭建起更好的平臺,帶領她們在不失傳統的前提下大膽創新,研發出富有嘉絨藏族特色的手工藝産品,如背包、挎包、挂件、桌旗、抱枕等。

“目前,我們合作社裏一共有30多位繡娘,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繡出新意、繡出新時代的馬爾康,讓更多人了解馬爾康、了解嘉絨藏族文化。”仁珍初説。2020年,合作社的繡娘們平均年收入達到2萬餘元,用仁珍初的話來説,就是“一個女人,一根繡花針,也可以養活一家人”。
除了教授加入合作社的繡娘編織和刺繡技藝,2019年4月,仁珍初還擔任起馬爾康藏繡培訓老師,開展各種形式的藏繡培訓25期,培訓人數達到1000余人,其中貧困戶160余人,殘疾人200余人,中小學生100余人,非貧困戶500余人。
黃色的格桑花是仁珍初最喜愛的花朵,因為它寓意著高貴圓滿。仁珍初説,藏織藏繡的傳承和發展正如黃色的格桑花,只有在際遇適合的生長環境中才能歷久彌新。黨的十九大以來,傳統手工藝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好時機。“我相信,在黨和政府的支援下,藏織藏繡不僅能夠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還可以助力文化富民、鄉村振興。”仁珍初説。(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