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市渝北區兩路街道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巧用“加減乘”法,答好環境治理題,持續推動老舊城區環境提檔升級。
“加”快基建升級,促進城市更新
今年以來,兩路街道聚焦群眾需求,深化大城眾管,先後收集26條民生意見,針對轄區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天燈堡片區多家商鋪招牌破損、影響市容等問題,累計投入20余萬元,完善老舊城區基礎設施配置。先後規範整治天燈堡片區破損店招牌52塊,補栽各類綠植花木300余株,安裝道路隔離樁20根,整改雨污管網、化糞池13處,清理堵塞邊溝300余米,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行動積極回應民生關切,認真辦好為民實事。
“減”少衛生死角,優化市容市貌
自7月以來,兩路街道組建3支隊伍共計80余人,開展為期3個月的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提升行動。出動運渣車輛40余次,清理大件垃圾及衛生死角53處,規範停車和清理消防通道堵塞960車次,做好基礎設施更新和環境衛生打掃的“內外銜接”,創建健康有益的人居環境。同時,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物業等作用,發動居民、商戶做好“門前三包”,定時定點清理垃圾,消除衛生死角,共同治理“臟亂差”,增強城市“免疫力”。
“乘”好文化力量,擦亮老街名片
在升級硬體設施的同時,另一方面,兩路街道持續提升城市內涵,注重用好文化力量,擦亮老街文化名片。依託“老街文化”,以水井灣片區為試點,對6000余平方米的老舊居民區進行提檔升級。從修繕社區宣傳欄、繪製以“和諧社區”主題文化墻、修建居民“議事亭”等項目著手,運用“黨建+物業”模式,充分挖掘老城區歷史文化底蘊,讓城市文化的“軟實力”成為城市環境治理的“硬支撐”。(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