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古苗寨迎來新生機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2-07 17:53:24編輯:渝軒

初冬時節,暖陽高照。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梅子埡鎮佛山苗寨的一處農家院落裏,遊客們的歡聲笑語讓這裡顯得格外熱鬧。
“自從寨子發展鄉村旅遊以來,我們家就開起了農家樂,來耍得人多,收入也不錯。”廚房裏,農家院主人張梅正為客人們準備著晚餐,爐火映紅了她的臉龐。
近年來,彭水有許多類似佛山村這樣的古苗寨,依託環境優勢,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們因地制宜開起了農家樂,農土特産品成了旅遊商品,吃上了“旅遊飯”,古苗寨迎來了新的生機。

苗寨特色美食引客來
佛山苗寨已有500多年曆史,寨子裏68戶260多名村民至今保留著苗族特有的生産方式和生活習俗。
47幢保存完好的苗族三合院民居,形成一個苗族建築群落,掩映在青山綠水間,形成一幅美麗的鄉村田園圖畫。
梅子埡鎮依託佛山寨,充分利用民族發展與保護資金,有效整合發改、扶貧、林業、農業、旅遊、水利、交通等配套資金,積極動員群眾參與投資投勞,在苗寨發展起了鄉村旅遊。
“我們明天過來,訂一桌餐,記得準備‘金枝玉葉’喲。”張梅一手翻炒著鍋裏的臘肉,一手接著電話,“好好好,保證準備好!”
電話那頭,遊客特意囑咐的“金枝玉葉”這道菜,當地人稱“油茶”,其實就是將茶葉放在油鍋裏煎炸製成的一道菜。
佛山寨民風古樸,保存了不少傳統的飲食習俗。類似“金枝玉葉”這樣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美食,不僅征服了遊客們的味蕾,也成為人們了解苗寨歷史文化和民俗風物的一個窗口。

“爛泥塘”成了“金飯碗”
“被薄衣單鹽一兩,半袋糧食半袋糠。汗流黃土十年後,雞鳴狗吠谷滿倉。”幾百年前,羅家先祖篳路藍縷、開荒辟草,在彭水鞍子鎮大山深處繁衍生息,才有了今天的羅家坨苗寨。
初冬的陽光裏,沿著寨門前的步道,尋著苗寨深處走去,吊腳樓層層疊疊聳立在山坡上,形態優美、錯落有致,青灰蓋瓦、白邊屋脊,美不勝收。
聚族而居的羅氏族人,曾經受制于閉塞的大山。或許也正因如此,苗族傳統文化在這裡得以保存和傳承。
近年來,羅家坨苗寨打造了苗族文化主題區、農耕文化主題區、田園文化主題區和稻田文化主題區,目前已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村民羅萬祿那曾經老、破、窮的祖宅,如今已變成接待遊客的農家樂,“每年收入小十萬元,日子過得不錯。”
“我們對山寨自然村落進行恢復性保護,在保持原本村貌的基礎上,進行修繕、改造,發展鄉村旅遊,把土特産品變成旅遊商品,增加老百姓收入。”鞍子鎮負責人介紹,羅家坨曾因貧窮落後和地形如碗口被稱為“爛泥塘”,如今已成了當地村民的“金飯碗”。

打造苗俗文化旅遊品牌
古樹、老房,絡繹不絕的遊客……在鞍子鎮,歷經幾百年風雨的木甌水苗寨正煥發著勃勃生機。
始建於明末清初的木甌水是典型的苗族民居村落,由多個自然院落組成,2018年被住建部列為全國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鞍子鎮按照“在開發中保護,在保護中開發”的思路,在保留村落格局和傳統建築風貌的基礎上,深入挖掘苗族民居民俗資源,傳承苗族歷史文化遺産,打造苗俗文化旅遊品牌。
“做夢都沒想過,破舊的牛棚能改造成茶館,變化太大了。”如今,村民任萬先最喜歡的事就是在村子和院壩裏轉轉,和茶館裏的遊客聊聊天。看著乾淨利落的院壩,整齊漂亮的村子,他滿心歡喜。
通過實施傳統村落保護髮展市級示範項目,木甌水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許多村民有了開辦農家樂、經營民宿的想法。
目前,寨子裏已有精品型民宿2戶、提升型民宿12戶、其餘民房則改造成了保障型民宿,整個寨子一次性能夠接待180多名遊客住宿。(趙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