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縣長窯村位於保家鎮東南部,與喬梓鄉相鄰,全村幅員面積12.16平方公里,海拔600-1000米,距離保家鎮政府所在地6公里。全村耕地面積3306畝,林地面積8632畝,全村現有農戶417戶、1880 人,轄6個村民小組。全村設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38人。長窯村現有建卡貧困戶69戶、279人,已脫貧61戶、250人,返貧1戶、4人,未脫貧7戶、25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5戶27人;實施C級危房改造共12戶、D級危房改造共16戶,實現全村無不安全住房。
4月18日,正是農忙時節,長窯村的田間地頭到處都有村民勞作的身影。
近年來,長窯村以油茶作為全村的主導産業,採用長短結合的方式,林下套種其他農作物,以短養長增加群眾收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群眾的生産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越過越舒心。
産業長短結合 群眾收入增多
長窯整村坡地居多,平地較少,如何因地制宜發展經濟價值較高、投入成本較低的産業一直是全村思考的重點。
2016年村支“兩委”組織村民代表到善感鄉考察學習,發現善感的油茶同樣適合該村作為主導産業、長效産業來發展。於是,村委會開始聯繫公司,以“公司+農戶”的模式種植了2000畝油茶。
村委會主任熊英説:“在發展油茶過程中,一開始有的老百姓對種植油茶不支援,覺得這個收益來得太慢,短期沒有收入。後來他給村民算了一筆賬,在油茶結果前,村民可以在基地裏套種其他農作物,管護好一株油茶每年也有一定的收入,另外還能領取土地流轉費。”
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村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看著地裏的油茶樹逐漸長大,大家對發展油茶産業的信心也就更加足了。
村民王立照説,他家17畝土地都種上了油茶,5年獲得土地流轉費近萬元,每年管護油茶也有幾百元的收入,套種的其他農作物收成也基本上不受影響。
“為了進一步加強公司、村集體、農戶三者之間的利益聯結,按2:2:6的比例進行利益分配,讓群眾有更多的收入。” 熊英説。
據了解,長窯村每年的短期産業玉米1295噸、紅薯187噸、馬鈴薯40噸、大豆20噸、花生12噸、油菜籽37.5噸。
完善基礎設施 方便生産生活
出行難,一直是制約長窯村發展的主要原因。雨天,出門泥爛路滑;晴天,出門灰塵撲面。如今,這樣的日子在長窯村一去不復返了,人行便道硬化率已達100%,群眾生産生活更為方便快捷。
村裏的養豬大戶李安定説:“我家的養豬場就在公路旁邊,平時拉豬飼料進來和銷售肥豬出去都很方便,現在農村的基礎設施確實是比以前好了,特別是交通條件。”
交通條件好了,群眾的幹勁就更足了。以前沒有産業路、人行便道,收割地裏的莊稼完全靠人力;現在,有的地方可以用摩托車拉、有的地方可以用三輪車運,人沒之前辛苦了。
村裏有個五保戶李國賢,以前長期一個人在家裏生活,不管是村組幹部還是親人做工作,都不願意到敬老院或親戚家生活。其原因就是擔心去了想回家看看不方便。現在交通便利了,他願意到親戚家和親人一起生活了,想家的時候坐車回來也方便了。
熊英説,全村的飲水、用電、交通、通訊、住房等基礎設施這幾年都已基本完善,每家每戶都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療、住房都有保障,現在是奔著更加美好的生活前進。
村落環境美麗 百姓日子舒心
四月,繁花似錦,柳綠花紅。
長窯村的房屋在青山和鮮花映襯下,顯得格外美麗。村民為了方便生産生活,都把房屋修建在公路沿線旁,蜿蜒起伏的道路把一幢幢農房連接在一起,恰似一條美麗的“巨龍”。
熊英錶示,不管是村民自建房屋,還是易地扶貧安置戶,都願意把房屋建在公路旁。一方面是出行更加方便,另一方面是連接在一起讓整個村落更加美麗。
良好的居住環境讓村民不僅僅是居有其所,還生活得很舒心,家家戶戶都過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穩生活。
眼下,正是農忙時節,田間地頭到處都有村民耕作的身影。有的在地裏給玉米苗除草、有的將農家肥施入地裏、有的在松土……這樣繁忙的景象,來自村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安穩、越來越有奔頭。
長窯村第一書記唐璽説:“雖然村裏已經發展起了長效産業和短期産業,但這離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還有差距。下一步,全村將借助於地理優勢和美麗風光,發展鄉村旅遊,帶領更多的老百姓吃上旅遊飯,過上幸福安穩的日子。”(李紹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