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警察,人們最先想到的或許是思維縝密、智勇雙全的刑警,或許是以路為家、風吹日曬的交警,又或許是走街串巷、紮根群眾的社區民警。事實上,還有一群警察,他們默默奮戰在公安戰線的幕後,從事著警令傳達、決策調研、文件起草、警務宣傳等工作,時常加班加點、挑燈夜戰,為公安工作有序開展提供默默支援。他們被稱為公安“刀把子”中的“筆桿子”,青年民警董翔就是合川區公安局有名的“筆桿子”。
滿腔熱血 打擊犯罪勇當急先鋒
董翔出生在四川東部的渠江邊上,“我小時候放學了就往河頭跑,打水漂、游泳都是我的拿手好戲。”自幼有著江河情懷的他,2011年從西南政法大學畢業後,毅然來到了渠江下游的“三江匯流之地”—合川,並加入了嚮往已久的公安隊伍。
初為人民警察,他以一腔熱血投身到派出所工作中,經過實戰的摸爬滾打,他刻苦鑽研業務知識,逐漸褪去書生意氣,活躍在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的第一線。
2012年3月某日晚,合川區三角花園小區某樓棟房間內煙霧繚繞,裏面的人正萎靡頹喪地吸食毒品。掌握了充分線索的董翔同戰友在門外布控已久,靜待最佳時機。“時機成熟,抓!”見門內放鬆了警惕,民警決定速戰速決,董翔衝鋒在前,領著戰友破門而入,乾淨利落抓獲9名吸毒、1名販毒人員。事後發現,董翔右肩在抓捕過程中受傷,後經診斷為習慣性脫臼,自己曾經最愛的籃球、羽毛球等體育運動從此無法再參與了。“有失才有得,這點心理準備還是有的。”遺憾告別自己最愛的運動,新警董翔卻表現得不以為然。
在派出所工作近2年,董翔共辦理治安案件60余起,查處違法人員80余人,調處矛盾糾紛110余件,服務群眾230余人次,多次危險關頭衝鋒在前,因公負傷2次。“這個娃有悟性、有正氣、能吃苦!”這是時任派出所所長馮雲對他的評價。
案牘勞形 手握筆桿甘當幕後英雄
2014年2月,董翔被遴選到合川區公安局辦公室工作。從派出所工作的“跑得勤”到辦公室工作的“坐得住”,他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韌勁和悟性“無縫”完成角色轉變,短時間適應了新崗位需要。無論是大小會務、文件流轉,還是重要文稿起草、全局工作方案擬定,都有他忙碌的身影。特別是公文寫作方面,他通過鑽研業務,利用所學、所悟、所思解決工作實踐中遇到的難題,並逐步養成清晰的條理、獨到的見解、巧妙的構思,把自己逼成了“刀把子”中的“筆桿子”。他起草的各類文章幹貨滿滿,沒有空話套話,積極為合川公安發展建言獻策。
隨著董翔身上的擔子重了起來,熬夜加班成了日常,週末休息變得奢侈,加上長期伏案寫作,年僅32歲的他患上腰椎病、頸椎病,“案牘勞形”正是他的寫照。因肩傷告別運動場的他,從零基礎開始學習薩克斯,還成了“三江警官樂隊”的一員。“工作變‘文’了,愛好也‘文’了。”董翔笑著説。
自從事辦公室工作至今,董翔起草各類文稿近300萬字,獲各級領導批示肯定240余次,優質高效地服務了公安決策和打擊破案、治安防控、安全管理、服務群眾等公安業務工作。
精雕細琢 材料工匠十年磨一劍
坐在董翔的辦公室裏,很難想像,全局許多材料都孕育自這個不足十平米的“工廠”。每天,董翔在“工廠”裏揮灑血汗,像打磨玉石一般打磨文字材料。這件大多數人都認為的“苦”差事,在董翔看來卻是苦中有樂、苦中有為。“當接到一個材料任務,會不由自主進入狀態,就像老工匠拿到一塊原石,忘我地研究、構思、切割、打磨……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直至滿意才罷休。”董翔説,撰寫材料時的充實感、打磨成品後的成就感十分耐人尋味。
工作職責不斷變化,董翔對文字材料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的態度卻始終如一。作為區公安局辦公室文稿材料工作的負責人,平時要擬寫、審閱大量文稿,凡是基層單位呈送的文稿,他都事無巨細地認真對待;面對向他請教的同事,他總是傾囊相授,將自己總結出的寫作經驗與大家分享、探討,努力為單位培養更多寫作人才。他説:“寫材料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多看多學、多寫多練、多思多悟”。
從警十年,董翔用勤勉、務實、擔當書寫對公安事業的無悔與忠誠,用進取、奉獻、創新揮灑自己的青春熱血,始終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鑽研、履職盡責,默默踐行著一名共産黨員、人民警察的奉獻與擔當。(龔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