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女負氣離家 警民聯手出動上百人終找回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17 14:37:04編輯:渝軒
“警察同志,怎麼辦啊,我女兒早上説是去上學了,但現在學校老師聯繫我説娃壓根兒沒去學校,她微信不回手機也關機了,聯繫不上了”。11月8日上午11時許,家住康居西城的盧女士焦急地跑到重慶市高新區公安分局香爐山派出所尋求幫助。


盧女士來到派出所求助

女孩負氣離家 民警重重搜尋
經了解,盧女士的女兒媛媛(化名)今年讀初三了,學習壓力大,前段時間生病便有了不想去讀書的想法。其父親常年在外地工作,週日晚上盧女士和父親視頻時父親聽説了這件事,便在視頻中責罵了媛媛,媛媛被父親責罵後當晚一言不發,第二天一早就照常去上學,但老師打電話來説孩子未去學校,給媛媛打電話也是無人不接聽,後面乾脆關機。值班民警了解情況後立即上報給所領導,香爐山派出所高度重視,立即部署警力進行搜尋,並及時立案。根據盧女士提供的媛媛相關資訊和其交際關係資訊,民警和家屬兵分兩路,家屬到親戚和媛媛同學朋友家中打聽下落,民警調取轄區主要路口監控尋找線索。但經過香爐山所視頻組七八個小時的視頻梳理毫無線索,其家屬尋遍親友也一無所獲。
直至當日晚上22時許,媛媛的手機還未開機,聽盧女士説媛媛上學時身上只帶了書包和手機沒有帶錢,民警擔心其在外需要買吃的,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讓盧女士給媛媛發紅包,並微信留言安撫情緒,同時發動其要好的朋友等多人給媛媛微信、QQ留言,均毫無回應。當日晚至次日淩晨3時,多名民輔警在孩子可能藏身的地點或者常去的場所進行搜尋均一無所獲。
在派出警力尋找的同時,派出所也在高新分局各大警種部門的支援下開展偵查工作。直至11月9日22時許,經過高新分局各個部門綜合分析研判,判定媛媛應該未出康居西城,大致還在康居西城四五組團,但是四組團和五組團有22棟樓,每棟樓都有33層,每層樓有12戶住戶,排查難度極大,當日民警們在康居西城四樓棟尋找到11月10日淩晨4點鐘,仍然沒有媛媛的蹤跡。


民警為媛媛披上外套

百人出動終找回 耐心勸慰解心結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11月10日一大早,香爐山所集合除值班人員外的民輔警40余人以及社區志願者、流管員以及康居西城物業等百餘人在5組團逐層搜尋,從33樓樓頂的天井到每一層樓的電梯井、配電間均打開一一找尋,最後11時30分許終於在五組團3棟8樓一配電間將媛媛找到,找到媛媛時,見其穿的單薄,民警將衣服脫下來給其取暖, 後民警將其接回派出所休息等候父母來接。
在派出所期間,派出所專門安排了女民警跟媛媛談心,並給其準備了牛奶、水果、飲料零食等給其補充營養,但媛媛始終拒絕吃東西和開口説話。隨後盧女士和其舅舅來所裏接她回家,但媛媛仍然堅持不回家,拒絕和盧女士説話。看著一言不發拒絕和人溝通的媛媛,民警很是擔心,還是要想辦法解開其心結才行,不然這種離家出走的情況可能還會發生。
經過民警三個小時的耐心安撫和勸説,媛媛從最初的抵觸抗拒到慢慢的敞開心扉,她告訴民警,自己今年初三了,原來成績也不錯,但最近學業緊張頓感壓力很大,加上上周感冒後時常感覺頭疼,就想請假在家休息幾天,但是父母不僅沒有重視她的問題給予開導,反而覺得她是找理由不想讀書,父親在視頻裏不分青紅皂白的責罵並稱要從外地回來揍她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她心灰意冷,覺得父母根本不愛自己,便萌生離家出走的念頭。
負責安撫媛媛的女警王晶通過講述自身的求學經歷告訴媛媛,生活中每個人都要面對很多壓力,尤其是生活在快節奏的時代,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家庭都會遇到各種壓力,關鍵是遇到壓力怎麼應對,要學會自我調節,自我解壓,必要時可以向朋友傾訴向老師家長求助。面對民警耐心的開導,原本不善言辭內向的媛媛點點頭表示認同民警的建議,民警也表示會與其父母溝通。
隨後民警告訴盧女士,對孩子嚴格管教無可厚非,但是同時也要理解尊重孩子,要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個人來看待,千萬不可蠻橫粗暴,青春期的孩子尤其敏感,心理疏導很重要,家長的關心和老師指導都必不可少,孩子離家出走,獨自一個人是很危險的。盧女士表示,其實她跟丈夫都很愛孩子,雖然丈夫有時候脾氣急躁説話口不擇言可能會傷人,但是丈夫真的把女兒視為掌上明珠,離家萬里拼命工作也是為了給女兒提供好的生活,經過這次事件,其丈夫為自己的粗暴言行懊悔不已,以後會吸取教訓,好好和孩子溝通,多陪伴孩子化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經過溝通,孩子和父母雙方都放下了心結,孩子試著和壓力和解,不再因為壓力産生厭學情緒;父母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再只是關心孩子的冷暖和分數,而是更注重孩子的內心世界。母親再三對民警表示感謝後帶孩子回家。
11月12日,民警電話詢問媛媛的情況,盧女士表示孩子回家好好地睡了一覺,也吃東西了,雖然話依然很少,但是願意和父親説話了,雙方的關係正在往好的方面發展,同時母親表示那天走的匆忙,沒有好好感謝民警和那麼多熱心群眾,樸實的她在電話裏説了很多個謝謝。
高新公安提示您:教育是個雙向過程,父母對孩子的所有管教,應該建立在愛、尊重和平等之上,這樣孩子才會回饋給父母同樣的態度,而學會認真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尊重。(龔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