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石蟆:放飛教育夢想 點亮希望火種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1-03 11:53:49編輯:渝軒
連續三年被區委區政府評為“尊師重教先進集體”,設立江津區首個鎮級“愛心教育基金”獎優濟困上千人次,獲評重慶市首屆“書香之鎮”…...翻閱石蟆鎮教育均衡發展的“高分答卷”,每個石蟆人臉上都洋溢著自豪。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項項沉甸甸的榮譽背後,是石蟆鎮對教育均衡發展始終如一的執著與努力,也源於“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地位”的思想共識。
“愛心教育基金”築夢千人
“3年前,在我家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政府的關心和資助。現在,我已大學畢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將像你們一樣把愛心傳遞下去!”近日,負責石蟆鎮“愛心教育基金”的曹老師收到了這樣一條微信。
為了不讓轄區學生因貧失學,歷來崇文重教的石蟆鎮黨委政府積極作為,于2017年聯合成都江津商會、石蟆商會,家鄉成功人士籌集資金210余萬元,成立了江津區首個鎮級“愛心教育基金”。
據統計,自2017年成立“愛心教育基金”至今,基金會已接受愛心捐款300余萬元,累計獎扶優秀困難學生1500余人次,發放獎扶金230余萬元。
9月8日在愛心教育基金髮放活動上,石蟆鎮向基金會捐款10萬元。會上,石蟆鎮黨委書記向軍強調“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我們不僅要辦好愛心教育基金還要堅持一屆接著一屆的辦下去。”據了解,石蟆鎮每年堅持補助10至15萬元,用於支援教育事業。
一筆筆善款,凝聚了一片片愛心,展現了石蟆企業家的奉獻精神和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
“花開三朵”彰顯教育特色
長江流淌而過,孕育出一座千年古鎮。近年來,石蟆鎮依託學校、家庭、社區,結合地域文化,重點打造“詩詞文化”“江石文化”“農耕文化”等特色文教品牌,催生出“花開三朵,各表一枝”的教育教學新業態。
秋風颯爽的十月,江津八中的同學們正圍坐在校園內的古樹下朗詩歌,書香文化盈溢校園。江津八中是重慶市第一個“中華詩教先進單位”,校內有白屋詩社,並定期出版《白屋詩林》。
不止校園,石蟆鎮在社區推出的“清源詩苑”還獲評社區教育全國終身學習活動品牌。熱愛詩詞、創作詩詞、吟咏詩詞的特色已在石蟆鎮蔚然成風。截至目前,全鎮共有176名會員加入區級以上詩詞學會。
與此同時,為讓“藝術之花”綻放校園,石蟆鎮羊石小學將“江石文化課”搬進自然。課堂上,孩子們一邊撿拾具有特色紋理的天然卵石,一邊聆聽老師講解江石文化的精神內涵,不少孩子“載石而歸”,為“愛石”創意取名、作畫和雕刻。“謙遜、包容、執著、奉獻”的江石精神和身臨其境的課堂體驗,讓江石成為孩子們的藝術啟蒙之石。
雨後初霽,走進石蟆小學勞動教育體驗園,只見田塘菜地,蔬果挂枝,美麗校園“演變”成了清新田園。
當下教育普遍局限于室內課堂,建設勞動教育體驗園,就是為了讓學生體驗勞動感受自然。”該校負責人梁勇介紹:“體驗園規模達20畝,種有龍眼、橄欖等10余種瓜果蔬菜、經濟作物,每名學生每週至少上1次體驗課。”學習之餘也在孩子們心中播下了“尊重勞動,尊重創造”的農耕種子。
“雙輪驅動”助力優質教育
一手抓基礎設施改善,一手抓教師隊伍建設,雙向促進石蟆教育均衡發展。走進石蟆小學“科技體驗館”,裏面不時傳來學生們爽朗的笑聲。“這是全區農村小學中的首個現代農業科技館。”科技教師王家高自豪地説,“現在我們山裏娃娃一樣享受城裏的教育。”
近年來,石蟆鎮大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不輸城區的教學設備以及尊師重教氛圍,留下了一批批年輕的優秀教師。據統計,轄區584名教師中,研究生以上學歷18人,本科以上學歷500余人,30歲以下教師220余人。
來自二溪小學的劉婭老師感慨地説:“每年教師節,黨委政府都會開展慶祝活動,校區雖遠但該有的補貼一項不落,每位老師都住上了‘套房’,條件很好。”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石蟆鎮投入500萬元改建橄欖大道,投入1200萬元新建平安大道和江津八中繞校路,投入30萬元進行江津八中校內荷塘清淤,投入20萬元完成稿子小學球場和楊柳小學飲水工程改造。一項項“真金白銀”的投入,充分顯示了石蟆鎮黨委政府發展教育的堅定決心。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石蟆鎮將保持“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勁頭,以工作實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教育高品質發展的成績單。(程雅琦 趙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