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南:“蔬菜村”上演“變形記” 種出美麗鄉村好風景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10-19 17:04:09編輯:渝軒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期間,蓮花街道大中村借助露營基地、蔬菜採摘和沙地摩托車等一批鄉村新風景,吸引了眾多遊客來打卡。“在村裏生活了這麼多年,村外人到村裏來旅遊還是頭一回遇到,真新鮮!”村民徐森林説。
大中村原本以蔬菜生産為主導産業,憑藉著優越的自然資源和種菜經驗豐富的種地“師傅”,是重慶有名的“蔬菜村”。近年來,“蔬菜村”人不再悶頭種菜,而是學著“種”起了鄉村風景,通過實施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發展農文旅融合産業,打造以創意農業、農事體驗和觀光旅遊為主要內容的生態田園,編織著“蔬菜村”的美麗鄉村新景象。

氣候優勢“變”經濟優勢  蔬菜村蔬果飄香
走在大中村的田間村落,村民們的笑聲,成為大中村裏最美的音符。走到村南頭,村民代遠宏哼著小曲走了過來。
代遠宏是村裏有名的蔬菜種植大戶,他家今年種植了15個大棚,是種植面積比較大的一戶。“以前村民需要到處推銷蔬菜,如今坐在家裏就能賣菜,正常情況下一年收入20萬沒問題。”代遠宏自豪地説,嘗到了科學種菜的甜頭,現在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來種菜了。
大中村地處長江邊,四面環水,氣候溫和,土地肥沃,是長江畔的一方沃野。作為全市主要蔬菜供應基地之一的大中村,有著西南地區最大的育苗基地,也是主城有名的“蔬菜村”。除了供應重慶主城市場外,還向周邊的貴州、四川、湖南等地區大量供貨。
因為有了特色蔬菜種植,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也是逐年增長,村子裏一片生機盎然。現在全村1000余戶村民全都在種植蔬菜,2020年,全村種植蔬菜4500畝,蔬菜年産8000萬斤,産值近1.05億元,村民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了2.2萬元,大家也靠它走上了致富路。
村莊開啟“美顏”模式  田園生活甜如蜜
乾淨整潔的村道,規範有序的庭院,生機盎然的菜園,綠蔭環繞的村舍,還有不遠處的小果園……走在大中村內,值得注意的是,水泥路已經修到了村民的家門口。村委會院壩裏碩大的宣傳欄十分引人注目,在上面的人居環境評選欄裏,標注著農戶在房前屋後環境維護中的成績,積分高者享受獎勵表揚,後進則曝光並督促整改。
“這兩年,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腰包鼓了,生活環境美了,村裏和諧安定,村民們心裏美著呢。”村民周興蓮説起村裏的變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村裏還開展了村莊綠化、美化、亮化等工作。“現在村莊環境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大變樣。”開著汽車行駛在寬敞明亮的道路上,村民李旺感觸頗深。
鄉村振興,不僅要讓村民富起來,更要讓鄉村美起來。近年來,蓮花街道借著鄉村振興的春風,因地制宜,在大中村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從廁所、垃圾、污水等清潔處理著眼行動,清理路邊及渡口白色垃圾1600公斤,清理排水溝渠2公里;在全村花臺除草撒播花籽、草籽500平方米,清理1500平方米綠化帶雜草,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口袋鼓起來了,環境美了,精神生活也得提升。大中村還在村裏組建了老年藝術隊,在農閒時和節假日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同時,該村還每年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和“最美家庭”評選活動,力求通過各項活動引導群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準。

發展鄉村旅遊菜地也有“詩和遠方”
村裏最有名的是“燒烤露營”地,空地上擠滿了帳篷,小孩們在湖邊玩著石頭。雖然不是週末,但是環村鄉間小道上游人如織。一片片蘆葦蕩相間其中,引得圍觀的遊客紛紛拿出手機拍照。
“我們村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全村位於長江的中間,整個村莊被長江環繞,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大中村黨支部書記廖大全表示,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對我們來説是個重大利好。
“蔬菜村”不僅僅是種菜了,還促成一産與三産聯姻,試著讓過去平凡的菜地也富有“詩和遠方”的意境。現在,大中村不再悶頭種蔬菜,而是利用生態優勢,做起了山水文章,規劃將全村劃分為親水休閒區、抗戰遺址群落區、大棚生態區等,發展蔬菜採摘體驗、民宿小木屋、沙灘車、環村小自行車等項目,打造成市民和遊客賞花採果、觀光遊覽的好去處,形成一幅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和諧畫卷。
産業興、農民樂。站在村頭放眼望去,大中村的田野裏已是機聲隆隆,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明年這個時候你們再來,將會看到一個風景更加秀麗、村莊更加乾淨整潔、産業更加高質高效的美麗宜居村莊。”望著島頭上一塊塊即將開耕的土地,廖大全信心滿滿。(袁啟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