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有産業,才能讓村民更加幸福。
2020年,酉陽銅鼓鎮幸福村與山東富海集團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蔬菜種植大戶+農戶”的模式,流轉土地40余畝,發展大棚蔬菜種植,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增收。
找政策 引産業
10月15日,在幸福村1組的蔬菜基地裏,幾位村民正在鋪滿薄膜的地裏栽種冬蘿蔔。不遠處的番茄大棚裏,又紅又大的番茄挂滿枝頭,幾位村民一手提著塑膠桶,一手拿著剪刀,正在採摘成熟的果實。
為加快推動産業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2020年9月4日,在縣工商聯和銅鼓鎮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幸福村與山東富海集團簽訂了對口幫扶協議,由山東富海集團捐資5萬元助推幸福村産業發展。
2020年11月,在多方考察後,幸福村村支“兩委”幹部決定採取“村集體經濟組織(酉陽縣金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蔬菜種植大戶+農戶”的模式發展蔬菜種植産業。
建基地 促增收
説幹就幹。金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以500元/畝的價格流轉了40余畝土地,建設蔬菜大棚28個,主要種植番茄、黃瓜、四季豆等蔬菜。
“我們的蔬菜主要銷往酉陽縣城的農貿市場、永輝超市、佳惠超市和貴州沿河等地。” 金銅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再全介紹,因為品質好,蔬菜完全不愁銷,“基地需要工人務工,每月光是工人工資,就要開出去約2萬元。”
“農閒時我就會來基地幹活,每天有85元的工資。”66歲村民黃華英高興地説,“這是個大好事,我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黃瓜一年可以種植5次,比普通的經濟作物划算。”幸福村1組村民陳愛民,今年在公司的帶動下開始種植蔬菜,收入1萬餘元。
“下一步,我們打算繼續擴大蔬菜基地規模,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籌建一個五倍子專業合作社和標準化五倍子蚜蟲培育基地。”幸福村副書記陳長春介紹。(白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