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巴南:“五大振興”讓鄉村實現美麗蝶變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1-09-30 09:49:03編輯:渝軒
作為全市18個鄉村振興積極推進類區縣之一,近年來,巴南區全面分類推進鄉村振興,確定3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鎮,1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和11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堅持規劃先行、政策護航、培育典型、示範引路,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促改革,推動産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大振興”齊頭並進,奮力開啟鄉村振興新篇章。
講政治、提站位,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把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最重要政治任務,全區上下準確領會把握黨中央、市委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新部署、新要求,先後制定《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建立鄉村振興項目庫,初步搭建起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四梁八柱”。
同時,巴南區建立起“1+3+5+N”統籌推進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區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農業農村委,統籌協調,承辦落實。區鄉村振興局和區城鄉一體發展中心共同組建産業發展、社會事務和鄉村治理“三大專班”,區級“五大振興”牽頭部門分塊牽頭,區級各行業部門各負其責。各鎮街相應成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強基礎、固成果,堅定不移守住防止返貧風險底線
“四個不摘”是巴南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過渡期內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法寶”。
據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區積極抓好低保兜底救助,及時整改“回頭看”發現問題,對符合條件的困難人口及時納入救助幫扶範圍,堅決避免因“脫保”“漏保”等造成的規模性返貧。截至今年8月,8824名已脫貧建卡貧困戶中,民政對象人數共計1243人;抓好就業幫扶,採取線上線下推送就業崗位資訊,點對點為貧困人員提供送崗位、送政策就業服務,目前全區脫貧人口外出務工5041人,佔總脫貧人口總數的57%,實現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的脫貧勞動力充分就業;抓好産業幫扶,充分滿足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貸款需求,在信貸資金使用、逾期風險管控、放貸需求、政策宣傳引導等4個方面拓展延伸,目前全區累計貸款金額5381.4萬元、1963戶次,獲貸率64.27%。
同時,巴南區全面建立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印發《巴南區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工作方案》,進一步細化工作內容、工作步驟,落實工作責任,明確工作要求。按照農戶申報、入戶核實、村級評議公示、鎮街審核、區級審定的程式開展監測對象識別工作,新增12戶29名監測對象全部錄入全國防止返貧監測資訊系統,並開展監測幫扶。
此外,巴南區著力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堅持“線上梳理與線下排查相結合、幹部排查與群眾反饋相結合、縱向深入與橫向聯動相結合”,著眼于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義務教育保障和基本醫療保障以及群眾收入問題等開展“回頭看”排查,緊盯整改動態銷號,跟蹤核查確保整改到位。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有2924名鄉鎮、村幹部,38名駐村幹部,2795名幫扶幹部參與“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回頭看,累計排查196個村(社區)15.14萬戶農戶,發現問題已全部解決。
抓重點、促銜接,扎紮實實譜寫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今年,區委、區政府將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納入“一區五城”戰略佈局,以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為核心,以八大專項改革為抓手,圍繞“人、地、錢”等要素開展政策體系、發展模式、社會融資等方面探索,編制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城鄉産業協同發展等專項規劃,建立300億城鄉融合發展項目庫,按照啟動實施一批、完成銷號一批、延續推進一批的工作要求,及時調整充實年度重點項目,形成良性迴圈。
如何助推“五大振興”齊頭並進,共同發展?
在鄉村産業振興方面,突出“一園一環一線多點”示範,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大力發展農産品加工業,積極引導休閒農業項目將特色花果、採摘體驗、生態魚養殖有機結合。今年上半年,巴南區鄉村旅遊接待遊客736.15萬人次,經營性收入達到33.77億元。
在鄉村人才振興方面,實施“三鄉人才”工程,大力吸引高校、科研單位以及企業人才參與巴南區鄉村振興工作。重慶市企業人才發展研究會鄉村振興惠民博士服務工作站在巴南區揭牌。
在鄉村文化振興方面,聚焦“鑄魂強根、留住鄉愁”,常態化開展“家風潤萬家”“四堂互映”“德法相伴”等主題活動,“德法相伴”市域治理品牌納入了全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案例。
在鄉村生態振興方面,深入實施“五沿帶動、全域整治”行動,建立“五個一”機制,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在鄉村組織振興方面,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成功創建2個基層黨建示範鎮街、12個基層黨建規範鎮街、41個基層黨建示範村(社區)。
重慶首個鄉村振興博士工作站“落地”巴南
巴南區以實施“在鄉、返鄉、入鄉”“三鄉人才”工程為抓手,建立完善人才儲備、培訓、回引機制,吸引高校、科研單位以及企業人才參與巴南區鄉村振興工作。重慶市企業人才發展研究會鄉村振興惠民博士服務工作站在巴南區揭牌。來自高等院校、科研單位、企業管理一線的10位博士走進“鄉村振興惠民博士工作站”,積極搭建産學研用結合平臺,為惠民建設、鄉村振興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巴南區將以“鄉村振興惠民博士工作站”為紐帶,吸引博士及高層次人才參與巴南智慧城市及鄉村振興建設。自7月建站以來,工作站接受了國家鄉村振興調研課題組實地調研並獲得肯定。駐站博士重慶大學的教授蒲勇健先後推薦西南交通大學校友會、重慶金申城市管理服務有限公司來區調研勝天茶山博士民宿村、智慧城市建設相關商引資項目。惠民博士工作站還將開展“鄉村振興名師堂”“鄉村振興創業幫”和“鄉村振興博士説”等活動,立足惠民智慧總部新城,打造工作站鄉村振興品牌項目,為巴南甚至重慶鄉村振興搭建好與各領域專家學者的溝通平臺,積極做好聯絡和對接工作,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動力。
堅持“三個結合”做實鞏固脫貧成果“回頭看”
堅持線上梳理與線下排查結合。依託全國防止返貧監測系統,將脫貧戶中篩選因病致貧、低保、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收入偏低、勞動力缺失的家庭進行重點核實排查,做到入戶見面,核實“兩不愁三保障”情況,確保線下排查重點對象無遺漏。
堅持幹部排查與群眾反饋相結合。各鎮街、村社幹部在積極開展排查過程中,加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相關政策宣傳,讓脫貧戶周邊群眾了解相關政策,提升政策知曉度。引導群眾主動向村、鎮反饋家庭情況和困難問題,對涉貧信訪問題進行梳理,搜尋涉及“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線索,切實提高工作效率。
堅持縱向深入與橫向聯動相結合。區鄉村振興局以及區“兩不愁三保障”部門分別牽頭對各行業領域有關情況進行縱向排查。同時各行業部門明確專人加強部門與部門之前橫向溝通聯絡,及時交換資訊,精細化編織“兩不愁三保障”排查資訊網。區鄉村振興局對各鎮街報送的問題及時反饋相關行業部門,形成全區一盤棋抓“回頭看”及問題整改的工作格局。截至今年8月底,累計有2924名鄉鎮、村幹部,38名駐村幹部,2795名幫扶幹部參與“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回頭看,累計排查196個村(社區)151413戶農戶。全區累計排查發現解決兩不愁三保障問題60個,已全部解決。
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一套機制保落實。一是全區建立“1+4+2”責任落實機制。區政府常務會每月聽取1次工作彙報,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辦每月進行1次工作調度、暗訪督導、考核及工作通報,各鎮街每2個月組織一次現場觀摩、“村莊比武”。二是全區建立資金投入逐年增加機制。通過貸款貼息、先建後補、賦予老百姓小型項目建設權等方式撬動社會資本、農戶投入逐年增多。
一套方法助宣傳。一是組建157支“背篼”宣傳隊。發動老黨員、志願者等組成“背篼”宣傳隊,經常性深入田間地頭、農家院壩,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宣傳252次。二是選塑23支“草根”宣講隊。通過開展評比、紅黑榜公示、“最美院落”評選等,選出一批先進、典型組成“草根”宣講隊,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現身説法”。全區23支宣講隊,共開展宣講500場次。
一套模式管建設。因地制宜,不斷實踐,探索出區級集中打造一批、農戶投資投勞整治一批、農旅項目帶動一批等多元化建設模式。一是區級集中打造一批。結合“五沿”區域、鄉村振興示範片等精心打造20個示範點,以院落為單位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建成二聖天坪山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片。二是農戶投資投勞整治一批。充分發揮農戶“主力軍”作用,採取財政補助一點、農戶自籌一點的方式,整治一批農村院落,發動2萬群眾投資投勞整治150余個院落。三是農旅項目帶動一批。在雲林天鄉等10個農旅融合示範項目以及拾山房等42家民宿帶動下,農戶主動整治人居環境。
一組制度促管護。一是全域推廣“五制”法。建立並推廣“五制”工作方法(戶長制、院落長制、段長制、黨員制、村民代表制),實行戶長包戶,院落長包院,段長包段,黨員、村民代表為示範的分片分戶包乾制。二是全域推廣“三字經”。“三字經”,即“一看二找三改”。看村規民約是否健全,看門前“四包”制度是否落實、看室內室外是否乾淨,找問題、找根源、找責任人,改問題、改習慣、改制度。三是全域推廣“五字訣”。讓“一掃、二洗、三清、四整、五美”“五字訣”入腦入心,引導村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一組鐵拳嚴整治。一是打好“四季戰役”,村莊清潔行動常態長效。全年共組織10萬餘人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共清理垃圾4011噸、溝渠1515公里。二是開展“三級監督”,實現美麗宜居。組建區鎮村三級監督員,設立舉報電話、舉報信箱,建立問題臺賬,及時整改銷號,讓巴南鄉村更加實現美麗宜居。(張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