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讓在渝外國友人深入了解中國,豐富群眾節日文化生活,9月18日,“同喜同賀中秋 同歡同樂佳節”——2021年我們的節日·中秋暨老外@Chongqing·耍得巴適城市體驗活動,在重慶市巴南區二聖鎮雲林天鄉風景區舉辦。
活動當天,邀請到柬埔寨駐渝總領事館、加拿大駐渝總領事館,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留學生以及在重慶工作、生活的20個國家的33名外國友人,與當地居民一起,做月餅、學非遺、遊鄉村,共度歡樂的中國傳統佳節。
本次活動由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重慶市文化旅遊委,重慶市政府外辦,重慶市巴南區委、區政府主辦;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宣傳部、區文化旅遊委、區政府外辦、團區委、二聖鎮承辦;重慶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重慶市巴南區文化館、接龍鎮、木洞鎮、姜家鎮、石灘鎮協辦。
做特色茶月餅 品地道“中國味”
“將餅皮用手心按壓成薄片,再用手把四週略為壓薄,將餡料包入餅皮中……”當天上午,在二聖鎮雲林天鄉風景區,來自英國、烏克蘭、烏茲別克、比利時、尼日利亞、塔吉克、巴基斯坦、緬甸等國家的外國友人們在專業月餅製作師傅的指導下,開啟了花式做月餅大比拼,與他們同樂的還有當地的居民。
在做月餅大比拼活動中除了平常的餡料,還有綠抹茶、紅茶粉、烏龍茶粉三種難得一見的茶葉餡料。
“巴南銀針是我們巴南的特色茶産品,茶葉製作技藝也是非遺項目,我們結合中秋佳節創新推出了系列口味的茶月餅。今天,我們也將這種月餅做法帶到了現場,讓外國友人在中秋節期間,和老百姓一起做巴南特色的茶月餅,品地道的巴南味道。”巴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中秋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是為了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有祈盼豐收、幸福之意。活動特意邀請外國友人和當地居民一起做月餅、體驗中秋民俗,希望讓他們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外國友人用豐收的五穀雜糧一顆顆、一粒粒粘貼成畫,一家三口或三五好友相約一起滾南瓜……在豐富多彩的中秋節和豐收節民俗活動中,外國友人們當了一回地道巴南人,感受了溫馨、愉悅、團圓的節日氛圍。
來自烏克蘭的 Vitalii(中文名“小唯”)已經到重慶工作3年。他説:“每年到了中秋節,中國朋友都去和家人團聚了,今天能跟大家一起過一個熱鬧的中秋節,讓我們這些‘獨在異國他鄉’的外國人也感受到了中國中秋節的美好。”
學傳統真“功夫” 秀高超“中國技”
據了解,今年是老外@Chongqing系列活動舉辦的第四年,參加活動的外國朋友已經達到1324人。
“截至目前,巴南擁有木洞山歌、接龍吹打等國家級非遺項目2項、市級非遺項目13項、區級非遺項目65項,為外國朋友學習非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巴南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活動現場準備了木洞山歌、接龍吹打、小觀梆鼓舞、姜家舞龍、巴南茶葉製作技藝等非遺教學,還有明三娘面塑、劉氏泥塑、周氏傳統木作技藝、重慶樹葉製作技藝、王氏火灸療法、糖畫、四合胡豆、九龍坡剪紙等眾多非遺文化在此“趕集”。
事實上,本次活動中,老外不僅僅是賞非遺、學非遺的觀眾,還是展示非遺技藝的演員。
“噢,手一舉來腳一蹬啰,打一錘來吼幾聲啰……”在下午的非遺成果展演上,老外們身帶“絕技”閃亮登場,他們和非遺傳承人一起唱木洞山歌、舞“姜家龍”,送上了一場精彩表演。
隨後,在上午的剪紙、泥塑、面塑等非遺技藝學習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學員,現場展示了自己的作品,並榮獲了優秀非遺作品、非遺技藝等榮譽。
遊大美巴南 賞真實“中國美”
活動中,外國友人還遊覽了雲林天鄉風景區,體驗遊船、餵養小動物、卡丁車等項目,並參觀了集體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見證鄉村振興新風貌。
“雲林天鄉項目面積約6000畝,依託天坪山生態景觀資源,目前已建成十里花果休閒長廊、清華白鷺潭濕地公園、濱湖花海、星空露營、水上運動、格桑花海、紫薇園、海棠園等景點,形成了花海、湖景、民宿、親子、採摘、研學、賽事等特色農文旅體驗項目。”雲林天鄉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已成為中心城區周邊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較高知名度的高山花海農文旅主題示範點,2020年接待遊客50萬人次,實現鄉村旅遊收入1300萬元。
據悉,黨的十九大以來,巴南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堅持規劃先行、政策“護航”、培育典型、示範引路,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促改革,走出了“巴南之道”。
2021年上半年,巴南農業總産值20.3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7.7%。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569元,同比增長14.2%,鄉村振興發展成效顯著。
據悉,為方便更多外國友人和群眾參加活動,主辦方還將於9月20日在雲林天鄉風景區舉辦一場老外@Chongqing·耍得巴適城市體驗活動。(鐘曉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