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製造的沃爾沃XC60齣口歐洲市場圖據新華社
▼等待運往銷售市場的“兩江造”汽車圖據重慶發佈
説起中國的“汽車城”,重慶和成都堪稱西南地區的“雙子星”。重慶素有“中國底特律”之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形成以汽車産業為支撐的工業體系,一路狂奔出長安、力帆的輝煌。成都起步雖晚,後勁十足,用十多年時間吸引一汽大眾、沃爾沃、博世等品牌落戶,基本形成汽車産業集群,劍指高端。
相距不過300余公里,成渝汽車産業如何“一山容二虎”?這個話題不僅受到市場熱議,也往往是兩地招商引資爭奪的籌碼。今年1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原有的格局正在發生悄然變化,這個整車産量佔全國18%的區域,通過改變區域市場定位,放眼大市場,加強産業圈協作和産業鏈合作去共同塑造比較優勢,通向汽車産業的新未來。
A
一個案例
吉利在川渝的新落子
兩個月前,浙江吉利汽車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到訪重慶,與重慶簽下了重磅投資協議。根據協議,吉利控股集團將在兩江新區建設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産基地,打造吉利工業網際網路總部暨數字化工廠項目。這被外界視為吉利“進軍”重慶的重要一步。
此前,吉利把西南地區的重心放在成都。下個月,吉利學院將迎來首屆本科生,這所有20多年辦校歷史的民辦大學從首都遷到成都,成為東部新區首所開展招生的本科院校。
作為成都汽車産業主力幹將,2009年吉利成都工廠開工建設,不到一年建成投産。2019年吉利翻越龍泉山,到東邊的第二戰場再次“拓荒”。在簡州新城,吉利投資150億元打造吉利成都銘泰方程時空港,這也是東部新區首個簽約並開工建設的項目。
從成都走向重慶,吉利落子背後是否有新的戰略考量?吉利控股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了成渝佈局的更多細節。“我們明確了成都和重慶要差異化佈局,體現在項目共同發展、強強聯合。”該負責人強調,吉利在成渝“不搞重復建設,要考慮到當地特色和可能性。”
從吉利在兩地的最新佈局來看,因地制宜的原則體現得相當明確。例如,成都依然是整車製造的重點城市,目前吉利旗下品牌的汽車産能在50余萬輛,跑詩達高性能電動車製造中心也落戶成都天府新區。該負責人透露,未來吉利還有意在成都打造一個工業旅遊點。
而落戶重慶的高端新能源整車生産基地,産能為2萬輛,是一家個性化的小型工廠。吉利在重慶放的“大招”是工業網際網路,該負責人表示,“吉利對於工業網際網路寄予厚望,投入不亞於一座整車工廠。”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從製造延伸到物流和資訊轉化,未來將接入區域內汽車産業鏈,推動産業向中高端邁進。
今年以來,吉利在成渝地區的動作半徑明顯擴展。除了在成都、重慶兩座城市動作頻繁,在南充的新能源商用車二期項目也有新的推進。最新消息是,寧德時代與吉利汽車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落戶宜賓,這也意味著吉利電池業務落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從整車生産、零部件配套,再到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吉利在成渝地區已然畫下一個汽車産業的微型生態圈。
B
一個産業生態圈
300公里協作配套半徑
吉利的佈局,是成渝汽車産業“攜手”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25日,疫情剛剛緩和。成都綠色智慧汽車産業生態圈網路推介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投資興業暨成都經開區投資環境網路推介會舉行,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四川一汽豐田、成都高原汽車、沃爾沃汽車等成都經開區龍頭整車企業現場作産能規劃及配套需求推介,向全球零部件企業拋出合作共贏“橄欖枝”,線上吸引了長春捷翼、江蘇新泉等千余家知名零部件企業集結響應。
這是成都汽車産業經歷疫情之後的一招“先手棋”。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公關部經理吳萍記得,疫情之後復工復産經歷過艱難的時刻,由於供應鏈被阻斷,一度只能由經信部門向外省經信部門發函,懇請對當地的零部件生産企業復工復産給予支援。多虧了龍泉驛本地配套的零部件供應商及時復工復産,産能才得以迅速恢復。
本地配套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這還要從3年前的“謀劃”説起。2017年7月,成都在産業發展大會上提出,統籌佈局建設66個産業功能區,隨後優化調整為14個産業生態圈。綠色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生態圈便是促進汽車産業要素高效配置和産業集群成鏈的抓手。3年時間,成都汽車産能達到200萬輛,配套體系不斷健全,已聚集28家整車企業、218家規模以上零部件企業。
後疫情時代,成都的産業生態圈亟需擴容。“疫情將倒逼整車企業就近完善配套體系,調整産能佈局,為汽車産業鏈和供應鏈招商帶來窗口機遇。”成都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分析,成都應當充分利用成渝兩地、成德眉資同處汽車産業300公里協作配套半徑的天然優勢,共同啟動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推動協同聯動發展。
這樣的判斷,正符合成都市委十三屆七次全會的精神。全會指出,面向未來,成渝合作要改變區域市場定位,放眼亞歐大市場,加強産業圈協作和産業鏈合作,以産能規模、龐大市場和創新能力為支撐形成比較競爭優勢,全面增強重要經濟中心核心功能支撐。
“汽車城”龍泉驛區過去被認為可能面臨重慶的同質化競爭。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作為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産業示範基地,目前已聚集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等整車企業11家,2019年整車産量超過100萬輛、産值突破2000億元,汽車産量佔據全省90%、全市98%的份額。綠色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生態圈包含的4個産業功能區,3個都在龍泉驛區。
“成都和重慶兩地的汽車整車産量已佔全國18%,具備了參與全球競爭、帶動區域發展的實力。”龍泉驛區委書記何勳把重慶的汽車産業摸得清清楚楚,重慶聚集了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地,作為傳統的汽車製造基地,掌握著汽車整車生産、零部件生産等關鍵環節;成都經過多年産業佈局和招商,已經構建起涵蓋汽車整車製造、零部件製造,相配套的鋼鐵、冶金、玻璃、塑膠等,以及物流運輸、維修、保險等産業集群。“我們和重慶是競合關係,銷售上確實有競爭,合作是更大範圍內構建生態圈。”
C
一個新格局
擴大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
業內普遍認為,汽車産業正在經歷艱難的陣痛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銷售量首次經歷負增長;2019年汽車銷量較2018年減少231.2萬輛,同比下降8.2%;受疫情影響宏觀經濟放緩,行業去産能、去庫存的因素疊加下,預計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仍將探底。
成渝汽車産業建立“競合模式”,也意味著兩地需要攜手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
路在何方?近年來,隨著外部環境和我國發展所具有的要素稟賦的變化,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迴圈動能明顯減弱,而國內需求潛力不斷釋放,國內大迴圈活力日益強勁,客觀上有著此消彼長的態勢。中央提出“加快構建國內大迴圈為主、國際國內雙迴圈的格局”,緊緊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戴德梁行華西區産業服務部董事伍林分析認為,國內市場容量可支撐成渝兩地的汽車産業發展。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每千人汽車擁有量約173輛,美國千人擁有量約837輛,因此,中國汽車銷量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成渝兩地的汽車銷售仍有增量空間。
伍林進一步分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為解決成渝汽車産業同質化提供了方向。重慶汽車品牌包含了力帆、長安等本土企業,成都則通過良好的營商環境吸引了一汽大眾、沃爾沃、博世等外資企業。“從這一層面看,重慶因良好的工業基因汽車品牌培育能力較強,成都對外資汽車企業吸引力更強,”伍林給出建議,成渝汽車産業要促進一體化發展,保證資金、勞動力、政策等生産要素在兩地之間自由流通,加速同城化進程,改變兩個城市産業發展“分離”的現狀。其次,應各自發揮優勢,成都經開區汽車産業功能區與重慶兩江新區聯動招商,共建産業平臺,形成技術合力、市場合力、資源合力,協同打造支柱産業,共同推動成渝兩地的汽車産業高端化發展。
毋庸置疑,在“融入雙迴圈、唱好雙城記”的關鍵時刻,誰能擴大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誰就能更多地佔據國內市場。成渝默契地將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作為引發下一輪汽車企業變革的“爆點”。2018年重慶發佈《關於加快汽車産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將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作為重慶汽車轉型升級的兩大關鍵;2019年成都發佈《成都綠色智慧汽車産業發展規劃》,也將推動綠色智慧汽車産業集群發展。
伍林認為,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應用,5G、AI、物聯網等技術的賦能,自動駕駛、智慧交互、新能源等産品功能不斷出現和普及應用,長期來看,汽車産業長期向好發展趨勢不變。
“雙子星”繼續閃耀,未來可期。(紅星新聞 鐘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