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陳薇團隊新冠疫苗成果

來源:環球時報 時間:2020-07-22 09:59:15編輯:劉婷婷
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雜誌20日線上發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團隊研發的新冠疫苗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的論文。該論文透露了新冠疫苗的哪些資訊?《環球時報》記者21日就此採訪了中國疫苗專家陶黎納。
這種腺病毒載體疫苗由中國軍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與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聯合開發。“此次公佈的臨床試驗數據,雖然有個別指標不太理想,但整體上是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也是中國在最新疫苗技術領域的標誌性進展。”陶黎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中國有兩種滅活疫苗已公佈二期試驗結果並進入三期試驗階段。加上這次,中國共有3種疫苗公佈二期試驗數據,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該疫苗的二期臨床入組508名受試者,其中中劑量組253人,低劑量組129人,對照組126人。結果表明,中劑量組、低劑量組的血清抗體陽轉率分別為96%和97%。與國外同期研發的疫苗相比,這一數值算高還是低?陶黎納認為,不同國家的疫苗採用不同技術路徑,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公認的保護率和抗體水準標準。但中國這款疫苗有個最突出的優勢,一次注射就能激發有效的抗體應答。而目前最受關注的美國mRNA疫苗、英國牛津大學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其他已知在研疫苗都需要注射兩針,兩針中間通常需要間隔三週到四週。“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相當於我們的疫苗産能翻倍,且大大提升了預防效率。就像我們的車加一次油就能跑完全程,而其他車需要中途再加一次油。”
陶黎納表示,該疫苗的另一個優勢是,細胞免疫效果較好。疫苗進入人體後通常會産生兩種免疫,即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此前的疫苗主要在體液免疫方面起作用,細胞免疫不容易被激活。如果兩條通道都激活,對於維持較長時間的免疫效果很有意義。“美英兩種疫苗也都産生了細胞免疫,但強弱有區別。此次試驗數據顯示,我們的疫苗在細胞免疫方面效果更強,數據更直觀。” 
下一步,該疫苗的研究重點是對老年群體進行進一步測試,並開展三期臨床研究。陶黎納表示,進行三期試驗的人數是根據感染率確定的。根據目前的情況,在發病率較高地區,5000人到1萬人應該就夠了,測試一個月左右就會有初步結果。由於目前中國的發病率較低,三期試驗應該會選址國外。此前中國的兩種滅活疫苗分別在阿聯酋和巴西開展三期試驗。其中一種滅活疫苗已在阿聯酋打出全球三期試驗的第一針。
此次試驗數據還顯示,該疫苗的不良反應偏高。陶黎納説:“相對其他疫苗來説,這款疫苗的不良反應確實偏高,但在預防新冠病毒這種新型病毒方面,我覺得這樣的不良反應率是可以接受的。之前我們進口的帶狀皰疹疫苗不良反應率也較高,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目前,全球有250多種候選新冠病毒疫苗、5種技術路線在研發。中國在這場疫苗競賽中處於什麼位置?陶黎納認為,中國現在肯定是全球最領先的,5條技術路線都開展了研發工作,是世界上技術路徑最全的,且滅活疫苗的三期試驗走在世界最前面。目前,中國一些疫苗生産企業已經建好了滅活疫苗生産車間,只要三期試驗宣佈成功,一兩個月內就能實現量産。
美國也有其獨特優勢。美國mRNA疫苗此前在人類疫苗史上還沒有成功上市的先例。如果這次研發成功,將實現疫苗領域“從體外生産到體內生産”的技術革命,生産工藝會大大縮減,投産速度會很快,並降低量産成本。“總的來説,全世界新冠疫苗的研發速度已經是史上最快,如果10月就能上市,將創造一個奇跡。”(張妮)